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农学毕业论文正文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 投稿王豖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284次
  • 评分4
  • 10
  • 0

张 强1,曹 鹏2,李大勇1,邓俊俊1,卢建新1,毛 波1

(1.荆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北 荆州 434020;2. 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武汉 430070)

摘要:以郑单958为研究对象,探讨3种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Zea mays)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种植密度下,实收产量随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当种植密度为5 500株/667 m2时,双株栽培单产高于单株栽培。在农艺和经济性状方面,随种植密度增加,植株增高、穗位上升、果穗变小、秃尖长增大,但生育期、出子率和千粒重等性状无明显差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种植密度;农艺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6-1300-0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6.005

Effects of Differenties Planting Densities on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of Maize

ZHANG Qiang1,CAO Peng2,LI Da-yong1,DENG Jun-jun1,LU Jian-xin1,MAO Bo1

(1.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of Jingzhou City, Jingzhou 434020,Hubei,China;

2.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Zhengdan 958 was used to study effects of three kinds of planting densities on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of maize(Zea may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ual productio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ensity. Under the density of 5 500 plants/667 m2, the yield of double strains cultiv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strain cultivation. In terms of agronomic and economic characters, the plant had higher plant height and ear height, smaller grain size and longer bald tip length with the increase of densit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ce of growth period, seed-producing percentage and 1 000 grain weight under three kinds of planting densities.

Key words: Zea mays;density;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yield

收稿日期:2014-12-16

作者简介:张 强(1975-),男,湖北石首人,高级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玉米技术和模式试验示范推广研究,(电话)13872348825(电子信箱)

593743315@qq.com。

国际上公认的提高玉米(Zea mays)产量的途径有两种,一种为提高种植密度,这种方法以群体效应为主,品种良好的耐密性是产量取得突破不可缺少的农艺性状之一;另一种主要利用单株效应,以提高单株产量为突破口,争取在低密度情况下取得群体最高产量,一般认为这种方法可以降低种子费用、减少田间倒伏和病害发生。但无论何种方式,最终产量均为单株效应和群体效应综合作用的效果。通过合理密植和调节株行距配置提高玉米单产的思路被广泛接受[1-10]。本试验以郑单958为供试材料,结合生产实践和前期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设计3种不同种植密度和株行距配置,探讨其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半紧凑型玉米品种郑单958 。

1.2 试验设计

本次试验采取大区示范,共设3个处理,每处理小区面积200 m2,不设重复,四周设保护行(表1),其中处理1为常规种植,作为对照。

1.3 调查方法

每处理固定10株玉米进行定株调查,根据玉米生育进程记载玉米生育期和植株性状。在生产过程中记载田间操作管理。成熟期,于田间每处理选取3点取样,每点取10株,对双穗率、空秆率、倒伏率等进行调查。收获期每点随机连续取10株果穗进行室内考种。收获后分小区单收、单脱、单晒、称重、统计实产。

1.4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与常规种植基本相同。间苗遵守3个原则:首先,间小留大,间弱留壮;其次,间苗后保证双株叶片伸展方向一致,并与垄条垂直;再次,间苗后使双株株距合适,保留5~10 cm间距。及时防治玉米螟和玉米大、小斑病。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出苗、抽雄、吐丝和成熟期基本一致(表2)。

2.2 植株性状调查

由表3和表4可知,各处理间叶片、穗上叶、茎粗、双穗率、空秆率和倒伏率差异不大。株高方面,随着生育期的推进,7月1日,处理3株高达最大值,为216 cm,分别较处理1和处理2高18 cm和10 cm。穗位方面,7月1日,处理2和处理3分别为90.3 cm和92.2 cm,相差不大,分别较处理1高8.2 cm和10.1 cm。

2.3 经济性状调查

宽行双株增密高产栽培示范经济性状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穗长方面,处理1最长,为15.8 cm,较处理2和处理3分别长1.9 cm和1.3 cm,处理2和处理3相差不大;秃尖长方面,处理1较短,为0.7 cm,较处理2和处理3分别短1.5 cm和1.7 cm,处理2和处理3相差不大;行粒数方面,处理1最多,为31.2粒,处理2和处理3行粒数差异不大,较处理1分别减少了7.3粒和6.3粒;穗粒数方面,处理1最多,为458.9粒,较处理2和处理3分别增加了92.9粒和87.6粒,处理2和处理3行粒数差异不大。穗粗、穗行数各处理间无较大差异。

2.4 实收产量调查

8月1日脱粒计产,宽行双株增密高产栽培示范产量性状如表6所示。由表6可知,千粒重方面,处理1最高,为345 g,较处理2和处理3分别高10 g和5 g;平均单株产量方面,处理1最高,为147.6 g,较处理2和处理3分别高26.7 g和26.1 g,处理2和处理3之间差异不大;用小区产量折合单产,因为处理3种植密度最大,所以折合单产处理3最高,为662.9 kg/667 m2,较处理1和处理2分别高12.7 kg/667 m2和4.5 kg/667 m2。

3 小结与讨论

在生育期方面,宽行单株5 500株/667 m2、宽等行双株5 500株/667 m2和对照(常规种植4 500株/667 m2)无明显差异。随种植密度增加,植株增高,穗位上升,果穗变小,秃尖长增大,行粒数和穗粒数呈下降趋势,而穗粗、穗行数、出子率和千粒重等其他性状3个处理间无较大差异。随种植密度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呈上升趋势。在5 500株/667 m2密度下,双株栽培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单株栽培。为了数据的精确性,试验有待设置重复并进行多年试验验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 楷,王克如,王永宏,等.密度对玉米产量(>15 000 kg·hm-2)及其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6):3437-3445.

[2] 丰 光,李妍妍,景希强,等.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1,19(1):109-111.

[3] 王铁固,赵新亮,马 娟,等.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1(23):16-18.

[4] 汤 彬,李宏志,曹钟洋,等.不同种植密度对13个玉米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3(1):17-21.

[5] 于天江,董 玲,韩 成,等.种植密度对黑龙江省部分晚熟耐密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12):1-4.

[6] 张洪生,盖伟玲,李玲燕,等.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种业,2009(6):34-35.

[7] 周旭梅,高旭东,何 晶.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0):34-38.

[8] 蒋 飞,曾苏明,高园园.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1(5):46-47.

[9] 王晓燕,张洪生,盖伟玲,等.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及籽粒灌浆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1(4):36-38.

[10] 陈传永,侯玉虹,孙 锐,等.密植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性能的影响及其耐密性分析[J].作物学报,2010,36(7):1153-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