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农学毕业论文正文

一八一团牛羊布鲁氏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 投稿我是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629次
  • 评分4
  • 15
  • 0

曲明悦1,3,韩猛立2,蒲新竹3,李玉梅3,剡根强1*

(1.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2.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3.兵团第十师一八一团畜牧兽医工作站)

摘要:为了解第十师一八一团牛羊布鲁氏菌病感染流行情况,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法对采集自2008到2012年的12963头(只)(其中绵羊5160只,牛7803头)进行布鲁氏菌病检测。结果表明,近5年,一八一团绵羊布鲁氏菌呈现出波动态势,在2011年感染率最高,达到3.81%(66/1728),2012年感染率最低,为1.15%(3/260);牛布鲁氏菌流行情况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由2008年的4.80%(48/1000)下降到2012年的0.18%(1/532)。布鲁氏菌病在一八一团牛羊中感染较为严重,且以散养户及地方品种羊感染率较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严重威胁畜牧业安全生产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之一。本病主要引起牛羊流产,生产性能降低,阻碍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牲畜调运和影响畜产品卫生质量安全,给畜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报道,近年来新疆地区布病又有抬头趋势[1-3],且阿勒泰地区属于布病高发地区[4]。

2012年年末,第十师一八一团各类牲畜存栏24.6万头只(占全师35%),其中,牛存栏2.18万头,羊19.02万只,猪3.55万头,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第十师畜牧业龙头团场及牛羊育肥示范场。据报道,2004—2008年兵团第十师一八一团羊布病感染率介于1.4%~1.8%之间,且呈逐年上升趋势[5]。因此,对全团的动物布病流行情况进行持续监测显得尤为重要。为全面了解一八一团牛羊布鲁氏菌病感染现状,我们进行了本病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该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制建议,为科学判断牛羊布病流行趋势,确保牛羊布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及时有效的控制布病疫情的发生和蔓延提供依据。

1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一八一团3月龄以上绵羊及6月龄以上牛群,其中,绵羊5160只,牛7803头。调查时间为2008—2012年。

1.2调查内容

牛羊品种、来源、养殖模型、检疫及扑杀情况。

1.3调查方法

1.3.1样品采集

由各连队兽医防疫员随机采样,部分为全群采样。分离血清送检。

1.3.2诊断试剂

布鲁氏菌病标准阳性血清、阴性血请、虎红平板凝集抗原、试管凝集抗原,均购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1.3.3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18646-2002)规定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方法进行检测。以试管凝集反应的结果作为最终判定结果,均按农业部颁布的有关规定进行。

2调查结果

从表1监测数据来看:2008—2012年,累计监测血清12963头份,按2012年年末全团牲畜存栏数量计算,监测数量占易感动物数量的比例为5.24%(1.2963/24.75);其中,羊为2.71%(0.5160/19.02),牛为35.79%(0.7803/2.18);监测总体阳性率为2.60%(337/12963),其中,羊阳性率2.36%(122/5160),牛阳性率2.75%(215/7803);从畜种结构来看,牛的感染率较高,羊次之;牛的流行情况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截至2012年末阳性率降到0.18%;羊的流行情况呈现波动态势,但总体感染率均在1.00%以上,较为严重,尤其是2011年有一个较大的跃升,达到3.81%,而后是较大幅度的下降;按照相关规定对监测呈阳性的动物予以捕杀处理,同时政府给予一定数量的经济补偿,共计捕杀阳性动物162头(只),捕杀率48.07%(162/337),其中,羊捕杀82只,捕杀率为67.21%(82/122);牛捕杀80头,捕杀率为37.21%(80/215)。

从表2的监测数据来看:养殖大户占总体监测数的49.74%(6435/12936),其中,羊占54.63%(2819/5160),牛占46.34%(3616/7803);养殖大户的总体阳性率为1.89%(122/6435),其中,羊为1.73%(49/2819),牛为2.02%(73/3616);散养户总体阳性率为3.33%(214/6428),其中,羊为3.26%(73/2241),牛为3.37%(141/4187);从养殖结构来看,散养户的阳性率均高于养殖大户;羊的阳性率呈现波动态势,牛呈现总体下降趋势;从捕杀数量上来看,养殖大户共捕杀61头(只),占50%(61/122),其中,羊35只,捕杀率为71.43%(35/49);牛26头,捕杀率为35.62%(26/73)。

从表3的监测数据来看:哈萨克大尾羊和西门塔尔牛占监测总数的64.68%(8367/12936),其余阿勒泰肉用细毛羊、小尾寒羊以及黄牛和荷斯坦奶牛共占35.00%左右;哈萨克大尾羊和西门塔尔牛监测阳性数为241头(只),占71.51%(241/337),其中,哈萨克大尾羊89只,占72.95%(89/122),西门塔尔牛70.70%(152/215);从捕杀数量上来看,哈萨克大尾羊和西门塔尔牛共捕杀212头(只),占50.21%(121/241),其中,羊67只,捕杀率为75.28%(67/89),牛54头,捕杀率为35.53%(54/152)。

3讨论与分析

据报道,自治区部分县市畜间布病阳性率高达10%左右[6],且阿勒泰地区属于布病高发地区[4],研究表明一八一团是十师防治人畜共患病的重点地区之一[5,7-8],因此,加强畜间布病的防治,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八一团畜牧业无论从养殖数量还是养殖规模上来说都位居新疆兵团第十师前列。兵团第十师大部分地区位于阿勒泰地区,鉴于布病的严峻形势,切实掌握布病的流行趋势迫在眉睫。

从此次监测的结果来看,一八一团的牛羊布病阳性率总体水平偏高,离国家的控制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羊呈现出波动态势,牛呈现出下降趋势,相对较好。阳性率较高的主要集中在散养户和地方品种牛羊上,这些现象的出现除了与传统的养殖习惯和养殖水平有关外,还与近年来牛羊肉价格居高不下,一部分人受到金钱利益的驱使密切相关。

对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汇总,主要有以下几点:(1)阳性牲畜不能及时捕杀。由于政府动物一并捕杀补贴实施方案缺少可操作性,即使有些师局给予捕杀牛羊一定的经济补贴,养殖者也不能承担其损失,不予配合、私自转移或倒卖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新的疫点出现,这些给布病彻底根除埋下了隐患;广大养殖户不愿意或极易忽视在隔离和消毒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造成日常消毒和捕杀处理阳性牲畜后,对被污染的场地、物品、器具等不能彻底消毒,造成布病的继续蔓延传播;基于现有的监测数据,由于缺少诸多相关信息,致使布病流行病学定点调查监测数据分析不能准确到位,也就无法提出确切的布病防控措施。(2)检疫净化措施执行不力。基层防疫队伍力量薄弱,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形势下,无力或忽略了对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导致检疫工作不到位,检疫不能全面覆盖;检疫、监测经费不足,导致检疫覆盖面较窄;外购家畜不及时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申报检疫,或不检疫就混群饲养,导致布病病原长期存在和相互传播。(3)科普宣传活动开展不够。有些养殖户对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危害缺少认识,预防保护意识淡薄,牛羊等易感动物混养,对家畜检疫存在抵触、拒绝检疫等现象,造成病菌在畜种间交叉感染传播[9]。(4)缺乏有效的动物防疫监督手段。家畜的流通市场较为混乱,流通渠道五花八门,活畜产地检疫不进行实验室检验,限制病畜买卖流通的监督措施落实不到位,形成传播渠道和新的传染源。

4防控对策

纵观国内外布病防治开展情况,主要还是贯彻以畜间免疫、检疫、淘汰病畜和培育健康畜群为主导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只有控制和消灭畜间布鲁氏菌病,才能防止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生,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布病的目的。(1)加强政府对布病防控工作的领导。据发达国家和新疆前期布病防控经验,布病防控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各级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国家已制定中长期防控规划,以达到控制和净化畜间布病的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2)保障资金支持和加大宣传力度。由于政府捕杀阳性动物的补贴远不能补偿养殖户的损失,以至于广大养殖户不理解、不支持此项工作,从而难以保证防控措施的有效执行,因此,需要政府提供专项经费支持,保证防控经费落实到位。通过各种媒体,用广大养殖户和人民群众最易接受的方式宣传教育,使社会、公众了解布病,懂得保护和预防。(3)布病为自然疫源性疫病,目前牛羊价格持续居高不下,广大养殖户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受养殖利益的驱使,牲畜间的流动周期较过去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且流通形势多样化,这些都为布病的发生和流行形成了有利条件,提供了机会。因此,要继续加强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管,严防布病传入。(4)布病监测工作是预警预报布病疫情、防止布病暴发流行的可靠措施。做好布病疫情监测,才能准确掌握布病疫情动态,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改进防制措施,从而从根本上控制和消灭布病。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鲁安,苏贵成,李杰,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间布病监测分析及防控对策[J].新疆农垦科技,2012,(4):26-28.

[2]李玲,闫晶华,闫昊,等.新疆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及防制技术研究[J].草食家畜,2012,156(3):19-22.

[3]石琴,袁立岗,蒲敬伟,等.山区牧场牛羊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3,30(2):40-41.

[4]董秀丽,库卡西.加强关键环节监管,保证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J].新疆畜牧业,2010(3):27-28.

[5]谭红艳.浅析新疆农十师181团布鲁氏菌病的防治[J].医学信息学,2010,23(8):2661-2662.

[6]贺磊,李金平,吕春华,等.阿勒泰地区动物布病疫情风险评估[J].新疆畜牧业,2010(3):25-27.

[7]文音琴,肖萍.200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181团布病调查分析[J].2007,20(7):1244-1245.

[8]冉静.201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人间布病防治监测报告[J].医学信息,2011,24(15):5032.

[9]袁立岗,蒲敬伟.奶牛群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奶牛,2011(2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