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园林毕业正文

油松大棚营养钵育苗及人工造林技术初探

  • 投稿南木
  • 更新时间2017-10-30
  • 阅读量1016次
  • 评分4
  • 62
  • 0
油松(Pines tabulaeformis),为松科、松属针叶常绿乔木,主干通直,树冠呈塔形或卵圆形,材质坚硬、纹理直,高可达25米。油松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枝叶繁茂,景观效果好,具有良好的耐干旱性,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的优良造林绿化树种。为改进和推广油松容器育苗及容器苗木栽植、抚育技术,特选择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卅顷地分场的日光大棚进行油松容器育苗试验,旨在获取油松从容器育苗到容器苗栽植、抚育过程的有效数据,从而为实现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引种栽培油松提供技术参考。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卅顷地分场的苗圃内,隶属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立地类型为固定沙地,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日照时数3100小时,年平均气温6.8℃,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蒸发量2000毫米。试验大棚所在苗圃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机井、管灌、排水等基础设施齐全,地下水资源丰富,同时,配备具有多年种苗培育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容器育苗大棚由铁架搭建,呈单拱形,大棚两侧为砖筑墙。

二、容器育苗

容器育苗可以使苗木保存较完整的根系,特别是所带的土坨不易散失水分,其造林成活率明显高于播种育苗和裸根苗造林,有效解决了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用苗问题,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幼林抚育期,降低了造林成本。在日光大棚内培育油松容器苗,可以使苗木充分利用棚内湿度、温度等有利条件,在生长周期内达到符合人工造林要求的苗木规格。

1.种子消毒催芽处理

所需油松种子应从母树林和种子园采集,并且是具备油松良种生产经营资质的种源。播种前,要进行选种和种粒分级,然后对种子进行消毒催芽处理,将油松种子浸泡在0. 5%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时间在2小时以内。采用水浸法催芽,消毒后,取出种子,在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放在大棚内提前准备好的麻袋上,并加盖麻袋片,防止水分蒸发,此时种子进入催芽阶段。在此期间,必须控制好大棚内温度,根据一天内的日照情况开关通风口,温度最好控制在21℃~23℃。同时,要保持种子湿润,适时淋水,待一半以上油松种子裂开、膨胀时,即可播种。

2.容器选择

根据当地干旱、半干旱气候特点,以及绿化造林地块降水量较少、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地表干土层较厚等立地条件,容器育苗选择无壁并且可以连同容器一起栽植的营养钵育苗方式。试验地选用8厘米×20厘米、透气性强的蜂窝状营养钵。在栽植容器苗木时,可以连同容器一起栽植,容器内的土坨可以保持一定的湿度,使栽植后的苗木根系在短时间内不会干燥,同时,容器内的土可以给造林地带来菌根菌,能避免因栽植裸根苗时由于水分缺失而产生的影响。

3.棚内做床

要做成宽2米、长6米的苗床,在苗床内先整平土地,床面铺3厘米厚的过筛炉渣,以便于日后人工起苗。床与床之间应留50厘米宽的过道,以便苗期抚育管理及苗木出圃作业。

4.营养土调制、装杯及播种

为保证造林成活率,根据多年实践经验,装杯土壤最好就地选取,注意选择没有杂草种子和病虫害发生的土壤,可以掺些林地腐殖质土、草皮土,然后搅拌均匀即可,也可以适量加入有机肥料。装杯时,要边装土边按实,营养土厚度控制在2~3厘米之间,装好的营养钵要排列成行,整齐地摆放在苗床内。

播种时,将处理过的种子播于营养钵中,每个营养钵播入7~8粒种子,覆土l~2厘米厚,稍加镇压,与杯口持平,同时,及时灌足底水,并将营养钵在苗床内摆放整齐。

5.苗期抚育管理

(1)浇水及覆土

根据实践经验,油松容器育苗从装钵后到第2年撤除越冬防寒物、浇解冻水为止,以浇水8~12次为宜。装钵后,应该及时灌水,保证随装钵随浇水,同时,根据育苗的具体情况,装钵3~5天内浇第2次水,浇水后,要及时在钵间空隙处填土,保证营养钵间不留孔隙。其次,第3次浇水应该与第2次浇水间隔10~15天,根据床面湿润情况,以后每隔15~20天浇1次水。在进入雨季后,应根据大棚内的湿度,适当控制浇水次数,防止苗木徒长,以增强苗木木质化程度。

(2)间苗与补苗

大棚育苗比大田育苗的表土温度高,能保蓄土壤水分、促进种子萌发。油松种子多带壳出土,种壳大约在1周后脱落,油松幼苗期喜丛生、耐阴,如果幼.苗密度不大,可以晚些间苗,最好推迟到猝倒病发生盛期以后进行间苗。间苗后,每个营养钵保留1株壮苗,并及时浇水。对未发芽的营养钵,要及时补苗,确保每个营养钵内有苗。

(3)清除杂草及施肥

由于大棚内的温度、湿度适宜,不仅有利于苗木生长,还催生了杂草,影响幼苗生长。应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清除杂草。该试验采用化学除草方法,除草药剂选用除草醚,在出苗前,施用量为1克/平方米,出苗后,施用量为0.8克/平方米,全年除草4~5次。

油松苗出土并充分扎根后.应进行1~2次叶面施肥,药剂选用磷酸二氢钾等,施肥时间最好在雨季之前,以防油松苗木徒长,影响苗木木质化。

(4)苗期病虫害防治

油松苗期主要病害为猝倒病,虫害主要是蝼蛄等地下害虫,为保证苗木健康生长,应及时防治病虫害。在油松幼苗出土后,应向叶面喷施百茵清,以后根据苗木生长情况,每隔1—2周喷施1次,以防治猝倒病。建议在整个苗木生长期内,根据实际情况,喷施百菌清3~5次;同时,在第3次或第4次浇水时,配合施用辛硫磷或甲基异柳磷,以有效防治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施药剂量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剂量即可。在育苗期,要做到每天定时观测病虫害的发生,确保及时防治,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5)调节大棚内温度、湿度

在油松幼苗出土前,应保持营养钵内的表土湿润,一般在上午日光照射到棚内之前浇水,浇水量控制在2.5公斤/平方米左右为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油松幼苗出土1个月左右,大棚内的温度最好控制在20℃~25℃。当油松幼苗进入速生期后,大棚内的温度应控制在26℃~28℃,这就要求除每次给营养钵苗木浇透水外,还应定期向苗床间的步道灌水。

(6)防寒越冬措施

为确保苗木生长,可以采用土壤冬灌和日光大棚越冬防寒相结合的防冻措施。根据气候、温度等情况,在充分利用日光大棚防寒越冬的同时,一般在11月中下旬灌足防寒封冻水;其次,在第2年3月中下旬土壤解冻前,灌足解冻水。在防寒越冬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损坏营养钵苗木。

三、营养钵苗术人工造林

试验中,油松营养钵苗木采用植苗造林方法,人工造林试验地块选在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境内。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造林技术的应用,植树机(俗称打坑机)已逐步取代了人工挖坑(穴)的做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造林的速度和质量,确保在造林季节内紧抓墒情,提高造林成活率。

1.起运苗木及穴状整地

栽植营养钵苗木时,可以将苗木连同容器一起栽植。为保持容器内土壤湿润、不易散坨,更好地保护苗木根系,在起运苗木前,要灌足水;同时,对根系超出营养钵扎到土壤中的苗木,要用铁锹或铲子沿营养钵底部铲断长出的多余根系,以保证营养钵内苗木根系的完整。在起苗、装车、运输过程中,要防止营养钵破损、压苗、折苗和碰掉顶芽。采用穴状整地方式,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

2.造林时间与造林方法

容器苗造林一般在春季进行。植苗造林选用2~3年生干形较好的健壮油松容器苗。由于油松幼林生长缓慢、易生侧枝,加上造林地立地条件较差,所以,苗木的初植密度可以适当大些,株行距为1米×2米。栽植时,苗木连同营养钵一起植于栽植穴中,这样可以保护苗木根系,确保造林后苗木生长稳定,同时,营养钵内的底土还可以给造林地带来菌根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苗木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植苗造林应适当深栽,营养钵苗木覆土面要比其所在栽植穴边缘低5厘米,以便蓄水。植苗造林后,要一次浇足水。 3.抚育管理 为提高油松营养钵苗木造林成活率,保证苗木稳定生长,造林当年要松土 ?除草3次,以后每年松土除草1~2次,连续5年;5年后根据实际情况,可隔年、。进行1次。同时,由于造林地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立地条件差,适当多浇水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在造林后当年浇水过程中,应注意将苗木扶正,然后培土,以免因冬季土壤疏松、蓄水过多引起冻拔危害。

在入冬前,也就是油松造林当年10月底至11月初,要对初植苗木覆土防寒,覆土厚度约5厘米,以便起到保护幼苗的作用,从第2年春季(约4月上旬)开始,可以分2次撤除防寒土。

4.营养钵苗木造林成效调查

通过对油松营养钵苗木造林当年的成活率和第2年的保存率进行调查,得出油松营养钵苗木造林成活率比非容器苗造林成活率高80%—90%,造林保存率高30%~40%。其次,通过调查,采用营养钵苗木造林时没有明显的缓苗期,因此,造林初期油松幼树生长量高于非容器苗造林,这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幼林抚育期。

总之,通过培育油松营养钵苗木进行绿化造林,不仅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而且缩短了幼林抚育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造林成本、降低了抚育费用。通过本次试验证明,油松营养钵育苗及人工造林技术可以在当地应用并推广。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