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建筑毕业正文

薛家湾世纪嘉城小区C区景观规划设计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2-08-19
  • 阅读量38次
  • 评分0

摘    要: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居住小区承载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占据着重要的功能地位。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世纪嘉城小区C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分析相关文献,学习借鉴其他设计案例,严谨科学地进行相关规划设计,从而有针对性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与此同时,本设计还将园艺疗法运用到设计方案中,注重植物的生态效益,兼顾居民在居住小区景观中的参与性,力求将世纪嘉城小区C区打造成人性化、有地域特色、多功能的居住小区,为居民提供具有归属感、舒适感的宜居环境。


关键词:居住小区;以人为本;园艺疗法;参与性;景观设计;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的居住小区景观在规划设计上尚存一定滞后性,而居住小区的环境质量又与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1]。不少居住小区的设计、施工并不能满足居民的要求。所以,我们不仅要对居住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具备一定的前瞻性、科学性,也要确保居住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能够切实地改善和优化居民的居住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我国将来的居住小区建设的发展保驾护航。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从实际出发,对居住小区的基址情况进行严谨细致的分析考察,结合地域特色与文化,营造科学合理的、具有内涵的居住小区景观。不论是人工构建的部分,还是自然的景观风貌,都要从居民的使用心理、行为习惯的角度出发,通过色彩、形式、质地等方式营造出各种环境氛围[2]。最终建设出多功能、绿色生态、有地域特色、以人为本的宜居居住小区。


2 前期分析

世纪嘉城小区C区为一处高层居住小区。北临准东线杨家塔,南侧为黄河支流,西侧为塔哈拉川桥,东侧分布着大量店铺,居住小区周边用地性质大多为居住小区。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区域是一块长为420m、宽为210m较规则的矩形场地,居住小区内的建筑形式为行列式布局。


从居住小区规模与规划布局形式考虑地形的总体设计。不孤立地塑造地形,地形塑造应与周围自然环境或规划布局相呼应。在满足居住小区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关注城市居住区防灾避险需求。地形与其他园林要素结合设计,能强化各自的造景效果,形成不同的空间感受,丰富游览活动的体验,满足实用功能与文化内涵的需要[3]。


3 薛家湾世纪嘉城小区C区景观规划设计

3.1 设计依据

本设计主要依据以下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强制性条文作为参照规范标准:《CJJ83-2016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B50420-2007城市绿地设计规范》(2016年版)、《GB50180-201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2 设计理念

该设计方案以“榆树”与“血脉”的结合为设计主题,榆树为鄂尔多斯市的市树,寓意为吉祥富贵,榆树的“榆”字发音和年年有余的“余”字相同,而“余”的意义可以解释为富余,所以榆树还象征着财富。榆树枝繁叶茂,浓荫满地,在鄂尔多斯市随处可见其潇潇伫立的身影,具有强烈的代表性。在此基础上加入血脉的元素,设计中的2条主要景观轴线,分别引用“动脉”与“静脉”的元素,不仅反映了鄂尔多斯市的自然风貌,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彰显了鄂尔多斯人民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还能紧扣主题,彰显地域文化。同时,秉承着“以人为本,生态自然”的理念,形成具有当地特色、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使居民感到亲和舒适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4 总体规划设计

4.1 总体结构


薛家湾世纪嘉城小区C区整体景观布局为“双线并行,扩展延伸”的形式(图1)。


“双线之动脉线”:借鉴了广东徐闻木兰文化国际旅游生态园的游廊的规划设计,不仅在功能上解决了交通的问题,在造型上也是一个生动的大地艺术,高高低低的设置增加了游人在景观中休憩游览的趣味性,同时还带给游人不同的感官体验。在“双线之第一线”所在的带状地块中,游廊的设计合理地利用了竖向空间,使整个规划设计更加立体。在此基础上,添加不同的功能区进行配合,使得“双线之第一线”的景观设计动静结合,错落有致。


“双线之静脉线”引入园艺疗法的概念,居民漫步于植物景观之间,可以消除不安心理与急躁情绪。“双线之第二线”还设置了参与性种植地,投身于园艺活动中,使居民忘却烦恼,增强居民在居住小区中的参与性,培养与他人的协调性,提高社交能力。


“蓬勃生长扩展延伸”的主要内容为分布于小区各处的宅间绿地,通过对“双线”形式的提取与延伸,形成风格统一,具有整体性的宅间绿地(图2)。


4.2 道路体系

薛家湾世纪嘉城小区C区的道路体系包含城市主干道(宽24m)、城市次干道(宽14m)、一级道路(宽8.4m)、二级道路(宽4m)、景观步道,通过以上道路系统,基本上满足了居民的交通需求(图3)。


4.3 功能分区

在对居住小区进行功能分区时,从人性化的设计原则角度出发,根据不同人群的活动习惯设置相应的功能分区,保证不同人群均有适宜的活动场地。与此同时,根据前期分析所得到的信息,对居住小区进行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将居住小区划分为7个功能区:入口景观区、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广场休闲区、林间阅读区和绿化游览区。其中入口景观区在动静分区中划分为静区,具备地标性景观,展示居住小区特有的文化,场地开阔平坦,方便交通。儿童活动区为动区,区域内设置多种儿童娱乐设施,满足各个年龄段儿童的活动需求。老人活动区为静区,可为老年人提供下棋、打牌、读书看报等活动的场地。体育活动区为动区,包含多种健身设施,并且于风环境较为稳定的区域设置羽毛球场,满足各个年龄段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广场休闲区为动区,为居民提供综合活动的场地。林间阅读区与绿化游览区均为静区,通过植物配置,形成舒适生态的绿化空间,帮助居民放松身心,缓解紧张的生活节奏。


4.4 竖向设计

居住小区的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平坦开阔,少有变化,因此,对地形进行人为的塑造,设置下沉广场、高差草坪、微地形疏林草地与高架等景观,丰富竖向空间。竖向设计应结合周围环境,进行整体性的规划设计。在对大面积硬质场地进行竖向设计时,保证其具备一定且合理的坡度,方便排水。对绿地进行竖向设计时,通过乔灌木结合,配以地被植物以及地形的方式,在视觉上扩大地形高差,丰富竖向绿化景观。


4.5 植物配置


4.5.1 地被层。

地被植物具备净化空气与调节局部小气候的作用,可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并且具备耐寒、耐旱、耐荫、耐瘠薄等优良品质,覆盖力强,可降低绿化管理成本。


4.5.2 灌木层。

灌木相对于乔木来说较为矮小,但正好处于人的活动空间范围,对人群的影响更大。灌木的形态色彩多样,在造景方面,可以衬托乔木,填补地被植物层与乔木层之间的空间,丰富植物景观的层次。


4.5.3乔木层。

乔木在园林绿化景观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整个园林绿化的骨架,一般处于人的活动空间范围内的部分为树干,具备良好的遮阴与造景效果,配置方式多样。


4.5.4 种植自留地。

在居住小区设置参与性种植地,可引导居民参与园艺活动,缓解生活压力,加强居民之间的沟通,营造小区的生活氛围。


4.6 照明系统

照明设计是住宅小区中的重要景观设计之一,根据照明的范围与用途来区分,照明系统可以分为功能照明与情景照明[4]。


5 分区规划设计

整个场地的景观规划设计动静结合,引入园艺疗法,设置参与性种植自留地。


5.1 静脉线

“双线”之“静脉线”主要采用红色步道竖向设计概念,不仅在功能上解决了道路交通的问题,高高低低的设置不仅增加了居民在景观中的趣味感,还给予了居民在景观中的不同体验。


5.1.1 林荫活动区。

林荫活动区为动静分区中的动区。在林荫活动区,红色步道尚未抬高,居民行走于红色步道上的感观感受为“走在树荫下”。林荫活动区的主入口位于西侧,在入口处可见林荫活动区具有大面积的平坦硬质场地,可为各年龄段居民提供活动场地。考虑到遮阴、观赏性与小气候调节的问题,场地南北两侧均有树带贯穿。花带位于树带外侧,丰富景观层次。南侧设置带状水景,水池内有一列景观柱作为水景的点缀,同时还具备改善小气候、引导游人行进方向的作用。水景南侧为林荫活动区的次入口,设置树池进行人群分流。次入口东侧设置有居民种植自留地,西侧为高差绿化,丰富竖向景观设计。


5.1.2 棋牌休闲区。

棋牌休闲区为动静分区中的静区。在棋牌休闲区,红色步道抬高0.8m,此时居民行走于红色步道上的感观感受为“穿于树林中”。棋牌休闲区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下棋打牌的活动场所。采用高差设计,林下棋牌桌所在的场所通过两层缓坡下沉0.3m,周围树木环绕,使场地更加具备私密性。场地北侧设置有两列景观柱作为点缀的高差草坪,南侧设置有居民种植自留地。棋牌休闲区的道路交通简洁平缓,安全性高,适合老年人活动。东侧风环境温和稳定,所以在此设置羽毛球场。羽毛球场北侧的红色步道由抬高的0.8m缓缓降低至与场地齐平,东侧设置有景观石于乔木点缀的大型高差草坪,可使居民放松身心,心旷神怡,并且调节场地小气候。


5.1.3 儿童活动区。

儿童活动区为动静分区中的动区。在儿童活动区,红色步道再次抬高0.8m,环绕儿童乐园,阻挡北侧与东侧的视线,使儿童乐园具备安全性与私密性。儿童乐园设置有滑板场、沙坑、滑梯等设施,为不同年龄段儿童提供不同的活动场所。在设施西侧附近设有凉棚,为家长提供休憩等候的空间。整个儿童活动区由以驱虫树木为主的园林绿化包围,穿插花带景观,保证景观不枯燥,不但可以减少噪音对附近居民的影响,还可以保证荫凉,营造更为舒适安全的儿童活动空间。


5.1.4 广场文化区。

广场文化区为动静分区中的静区。在广场文化区,抬高0.8m的红色步道缓缓降为与地面同高。薛家湾世纪嘉城小区C区的主要入口位于广场文化区的北侧,人流量较大,所以于广场文化区的北侧设置雕刻有小区名字的置石,置石与高差水景结合,营造入口处景观。入口处景观两侧设置花带,于对称中寻找不同,简约大气不死板。配以两列景观柱作为装饰,用景观对人群进行分流与引导。同时设置于入口处景观两侧的小区文化标牌,介绍小区文化与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使居民更加具有归属感,使外来游客了解小区文化的同时具备方向感。整个场所地形平坦宽敞,方便交通。


5.1.5 体育活动区。

体育活动区为动静分区中的动区。风环境较为稳定,所以红色步道抬高2m,居民行走于红色步道的感观感受为“漫步于树梢上”,在抬高的步道平台镂空处,有彩叶树穿插于此,形成独特新颖的景观。步道下方的遮蔽空间为一处私密性较好的休憩场所,有秋千直接连接于抬高2m的步道,合理利用抬高的步道资源。休憩场的东侧为健身区,设置有单杠、双杠等健身器材,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活动选择。场地内多植大乔木,为前来健身运动的居民提供舒适荫凉的环境。


5.2 动脉线

5.2.1 次入口广场。

次入口广场西侧为薛家湾世纪嘉城小区C区的次入口。于入口处设置景观柱与带状树阵对人流进行引导与分散,搭配条石的高差草坪环绕次入口广场,丰富景观层次。


5.2.2 几何花园。

花园中的花池苗圃均切分为几何图案的形状,具有简练、醒目、形式感强的视觉特征。欣赏五颜六色的花木,感受沁人心脾的花香,可调节松弛神经,让人心情愉悦。植物的花、茎、叶的质感对触觉也有刺激作用。一条细长的卵石旱溪贯穿整个花园,结合景观架框景,形成独特鲜活的景观效果。几何花园还引用了荧光涂料,将涂料涂到树干和花池上,在夜间可以营造萤火虫飞舞的感觉,形成生动的美丽夜景。


5.2.3 中心下沉广场。

中心设置较为对称的矩形水池,形式规整,突出几何形式美感,水池中横穿坡道,保证交通。水池的两侧为缓坡下沉0.8m的广场空间,缓坡两侧设置有防护栅栏,保证安全。西侧下沉广场中央设有树池座椅,西侧环绕高差草坪,营造疏林草地小环境,下沉0.8m的广场方便居民亲水,水池边设置渗水铺装,东侧下沉广场设置大型矢量凉棚,营造光影的美感。


5.2.4读书角。

读书角为整个小区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场所,西侧设置林中读书角,种植驱虫树木,为居民营造安全舒适的读书环境。在雨雪天气,可移步至东侧设置四水归堂读书凉棚,凉棚的棚顶呈一定的倾斜角度,下雨时将雨水集中到读书凉棚中央的水池中,可以形成一道靓丽的景观;另外,自然界的鸟鸣、水声、风吹以及雨打叶片声也对听觉有刺激作用,可以调节紧张的神经。经初期弃流后的雨水经过管、渠送至水池收集,经储水池储藏、调节、沉淀之后,可作为林中读书角的灌溉用水。


5.3双线之外

在“双线”以外的其他景观规划设计形式,均为“双线”规划设计形式的提取与延伸。


5.3.1绿岛与草坪。

在综合楼与购物中心的入口处,有一处用于分散人流的绿化草坪,草坪中央设置置石,刻有综合楼与购物中心的名字。综合楼与购物中心的北侧、西侧与南侧均设置停车场,方便游客出行。从入口处向南侧行进,可观赏结合了灯阵的大型高差草坪,草坪上设置了光纤包边的条石,夜间星光闪耀,营造灯光夜景,同时大型高差草坪还可以阻挡部分东南季风,改善小气候。高差草坪以北主要为与木质步道结合的绿岛碎片绿化,绿岛上乔灌木结合,使景观更有层次感。


5.3.2宅间绿地。

连接了住宅楼的宅间绿地也根据“双线”的规划设计形式进行分割与规划,保证了整个小区景观风格的统一性与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性。


参考文献

[1] 刘裕荣,周鸣鸣,王安.城市居住小区景观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 陈焰.居住区园林地形设计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4]技术论坛:赋能夜游经济一景 观照明技术与艺术融合[J]演艺科技,2019(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