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建筑毕业正文

基于“风水”理念下新农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7-10
  • 阅读量121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风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延续至今且任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由于时代的变革等局限性,风水在一定时期备受诟病而面临淘汰。如今,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开放与包容,人们对风水这门传统文化也有了重新的认识。尤其是在今天國际上“风水热”的背景下,中国的传统风水亟待整理研究和传承保护。本文旨在分析研究中国传统风水知识,去伪存真,结合现代的规划设计方法,来探讨风水理念在当代新农村建筑景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风水;新农村;引擎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城镇化进度也在快速的跟进,农村建设也迎来了升级优化的大好机会。目前,国家也在提倡留住乡愁活动,这给农村的规划建设提供很好的契机。目前在中国广大农村,相当一些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的建筑景观规划建设,更接近于原始自然的山水田园。由于风水本身就是研究山水走势、环境吉凶的一种文化,基于这样的实情,风水的应用在新农村建筑景观设计中将会有更大的作为空间。我们不仅要以现代的设计思维方法,把新农村建设的漂亮美观、舒适便捷,而且还要以中国传统风水理念为文化依据,把新农村建设的恬静吉祥、富有文化底蕴。


  一、“风水”与新农村的渊源简述


  风水的形成与发展,与农村的关系较为密切。在一定时间内,风水学说的建立、演变与传承,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来源于乡村实践的积累。迄今看到很多保留较为完整、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村落,相当一部分都有风水的涉及。在一定程度上,由于风水的应用其中,也让其保留了更多的神秘与淡然,赢得了较好的口碑。在今天新农村的建设大背景下,风水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风水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若我们能在建设新农村时巧以应用,更容易营造出的魂牵梦萦乡愁感,无形中成就了乡村发展的新引擎,会更加积极的促进乡村健康的良性发展。


  二、“风水”理念在新农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一)“风水”在新农村建筑选址中的应用


  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房屋建筑的选址,最好是考虑在原来居住地的基础上或周围集中规划布置。过去的农村,农民的居住基本上都是相对松散呈单独一户的,房前屋后占用了大量的良田或山林,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资源的浪费。现在对新农村的规划,首先要考虑集中安置,优质配备生活资源,也便于新农村的管理及现代化建设。尤其是现在新农村的建设,自来水、电、村村通道路、网络等,人口住的集中安置,在建设成本上就会适当减少。


  现在房屋的选址,在农村有条件考虑依山傍水的地方。要做到依山向阳、藏风聚气,又视野开阔、空气顺畅,切不可选择背阴之处、光照时间较短的地方,更不可选择沟壑纵横的边缘及干旱无水之地。我国在北半球,尤其是中部偏北的地区,冬季比较寒冷,有阳光直照是很有必要的,要是一年四季背阴之处,生活在这里的人就会精神萎靡。如图一图二的郧阳区白桑关镇东良河村,此村落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元觉寺、黄龙庙等寺庙建筑遗址为证),也算是个较有历史的古村落了。该村落背依鹰爪山,以此山为祖山;前视野开阔,地势平坦、良田千亩且阳光充足,以之为明案;东良河自东向西绕村缓缓而过,恰似成玉带呈环绕之势;河水四季不枯,春夏可灌,秋冬可以渔,故村称之为东良河村。得益于这一方山水的滋养,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村民世代居住于此,耕稼陶渔,也生活的悠然自得,俨然一个世外桃源。


  (二)“风水”在新农村道路规划中的应用


  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道路的规划是一个大问题。这不仅关系到百姓的日常出行的方便,而且更关系到地方的经济发展。现在,大多数农民也都意识到了道路对生活的重要性,在选址建房时都愿意依路而建。再者现在有些农村家庭也逐渐有了车,临路而居,这样出行就会更加的便捷。但在风水里,道路与房屋之间的关系式非常讲究的。如房屋前后不宜离道路太近;房屋不能在道路直冲转角路口;房屋忌讳屋后有道路且道路高于屋基……“最近网上报道黑龙江省林甸县林甸镇东风村一农户家因位于高速公路和乡村道路的交会处,2010年秋天起至今,经常有车辆冲入院内。仅去年一年,有据可查的车祸共有48起,让人触目惊心。”如图三黑龙江省林甸县林甸镇东风村农家门口。此事件,充分证明了房屋不能在道路直冲转角路口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有过开车经验的朋友应该知道,车辆在转弯路口,司机会有意识的降低车速,在刹车的过程中会产生噪音、粉尘等,尤其是车速较快的车,产生的污染会更大。在这样的环境,都是不利于健康的,若有偶然失控的车辆,更是有撞坏房屋的风险,大大增加了房屋主人受伤的几率。风水,无非是以民俗的形态,含蓄的告诉了我们房屋不能在道路直冲转角路口的重要性。所以在新农村道路规划时,考虑到现实的交通安全及生活隐私,其一道路与房屋之间一般要保证至少5~10米左右作为安全缓冲距离,其二最好还要保证房屋的地基高于路基,20~40厘米为佳。


  (三)“风水”在新农村水体引导中的应用


  在新农村的规划及景观设计中,水是民生的一个大问题,需要谨慎务实的处理。除了人们生活用的自来水外,还要注意农村耕地的灌溉以及防汛抗旱等用水。在农村,水的形式除了天然的河流、山泉、水井外,还有农村灌溉蓄水的水塘、水坝等。在风水学里,水是代表财运,需合理的掌控。当一个村落里,有水环绕而过时,昭示着村落就会更加的富裕祥和。大量的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譬如南方的一些村落,村前涓涓河流绕村而过,水缓和平稳,当地百姓依河而居住,俨然呈现了“小桥流水人家”之意境。如村民们洗衣、洗菜甚至是交通出行,都给此村落的百姓生活提供很好的便利,也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如图四郧阳区谭山镇鱼塘河村,该村河水环绕,资源丰富、风景旖旎。


  在新农村的设计中,应积极考虑河流、水塘在新农村的布局。河流,作为流动的水,会让周围环境浸润的更加灵动。而村落里水塘的存在,一是可以作为村落消防备水的蓄水池,以备不时之需;二是可以以水塘为设计的基本元素,相应在水塘中补充睡莲、再力花、芦苇等植物,营造成为乡村景观重要的节点。过去在农村,水塘可能是童年小伙伴游泳摸虾之地,还是水牛、鹅和鸭子嬉戏之处。而今天若我们能可以保留或利用这一传统景观,更能呈现出新农村特有的乡村气息,也有可能呈现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歌意境。水井的保护与再利用,也是迫在眉睫的。一个村落,一口老井,是人们生活的希望,是几代人的交集,承载了乡里乡亲太多的记忆。如图五福州永泰嵩口镇古井,是民俗的见证。然而由于今天人们使用了自来水,很多水井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而面临破废,很是惋惜。其实水井不仅仅是人们取水的一个生活设施,更是中国感恩文化的一种体现。“吃水不忘挖井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传统理念,世代告诫着人们要有与人为善、感恩之心。今天在留住乡愁的背景下,水井的记忆任然可以作为一个设施景观加以保护,它更是乡愁的一种诠释。尤其是现在的新农村设计,在规划时还需考虑避免千篇一律而失去特色,要做出不同村落的风格和靓点,往往通过水景的应用更能彰显这一独特的乡村魅力。


  (四)“风水”在新农村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植物的规划与配置是很有价值的一个发掘空间。在农村的景观中,很多村落依然保留有“原始”的古树及本地树种群,这样树木也是农村村落的一种特殊标志。有些大树,甚至比当地现有的老者还要古老,它们的存在,是这些村庄兴衰历史的见证者,有很高保护的价值。


  在风水中,树的位置和品种也较为讲究。如古语“庭心种木多闲困,长植庭心主祸殃”,其意义是指在庭院中心种树,与“困”字相象,有些不吉利。在现实中,一个私家庭院,若院子里点缀少许的果木或灌木花卉还较为合适,如种植高大的乔木,确实较为不妙。从生物学上讲,一个树,其树根会蔓延周围5米左右,如遇上夏季雷雨天氣,有可能作为导体极易导电,给主人带来安全隐患。再遇上大风天气,其树随风摇摆,树根也会带动建筑跟随动摇,会危害建筑。


  其实对于不同的植物,可以表现出不一样的风格和性格。如松树,树型端庄、虬枝苍劲、四季常青、针叶葱茏,像一位成熟内敛的高士;竹,中通外直、挺拔向上,像一位很有气节的文人……在现在的新农村住宅的周围,根据建筑的风格及主人的爱好,可以布置相应的植物。若主人偏好有文化氛围的,可以在庭院周围配置松、竹,再辅以兰草等;若喜欢大气富贵的,可以配置银杏、桂花再辅以月季等。种植植物时还要因地制宜,最好考虑当地树种,及经济,又比较有较高的成活率与较低的维护成本。更应尊重当地民俗禁忌,如“前柳后桑”,认为柳树应该种在房物的前边;而桑树更应该在房物的后边。因为人们相信开门就看见桑“丧”树,内心隐约会产生不吉利之感。还有“中庭种树主分张,门庭种枣喜加祥”,即在庭院周边种植枣树,有可能让整个屋主的家庭气氛营造的更加祥和。


  三、“风水”新农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新农村的建设,是一个没有明确时间界限的课题。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新农村的建设也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规格更是有逐步提升的趋势。在此建设的过程中,风水的应用也将会更有前景和价值。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层次的提高以及思想意识的进步,风水理论的普及以及地位也会有个更高的提升,他将会更好的服务我们的生活。这样,将来风水的应用也许会更加的乐观。


  参考文献 

  [1]于希贤.人居环境与风水[J].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2]于希贤.现代住宅风水[J].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7. 

  [3]王其享.风水理论研究[J].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1. 

  [4]李居明.学风水的第一本书[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5]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9-67. 

  [6]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6+20-21. 

  [7]丁兆光.传统风水思想对中国佛寺园林的影响[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8]黄梅平.浅析建筑风水学[J].福建建设科技,2015,02. 

  作者简介 :王宏林(1982.11—),男,汉族,湖北十堰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