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建筑毕业正文

绿色建筑真义初探

  • 投稿杨纳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425次
  • 评分4
  • 17
  • 0

秦伶俐

(富士康科技集团建厂规划处,江苏 昆山 215316)

【摘要】绿色建筑,按照官方的定义,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究其宗旨,绿色建筑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消耗,使得人类社会得以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这才应该是绿色建筑真正意义所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1“绿色建筑”的前世今生

2014年,全国各地相继出台规定,凡是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必须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一时间,“绿色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中国大地疯长。不论是土生土长的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还是洋气扑鼻的舶来品——美国LEED绿建筑认证体系,鳞次栉比,充斥了中国建筑市场。

在很多人的眼中,“绿色建筑”这个词汇代表的就是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就是一种强调高科技设计及包装,高资本投入的具有高智能化、高信息化的奢侈品。甚至很多地方将诸如“地源热泵”、“光伏发电”、“CCHP分布式三联供”等等所谓“高科技”的时髦手段作为“绿色建筑”的标配,而完全忽略建筑的适用性。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绿色建筑”,当我们投入了大把的资金,耗费了大量的资源而实现的一些所谓“高科技”,所谓“绿色生态”的措施和系统,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却是常年处于半瘫痪或是闲置状态,就像聋子的耳朵一样只是沦为一种摆设。这种为了“绿色”而“绿色”的建筑,反而增加了社会资源的额外支出,绝对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其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更是让人痛心疾首。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对绿色建筑的误解所造成的。

20世纪70年代,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刻骨铭心的能源危机,人类对自己过往刺激消费、鼓励建设的行为开始反思。当我们终于认识到地球资源也会枯竭的现实之后,恐慌便时时占据我们的心灵,有人甚至提出了“地球只剩50年”的口号。这一切不是空穴来风,或者杞人忧天,大自然一次次无情地反噬着不知悔过的人类,这个现实促使着第一栋标榜着“生态建筑”的住宅于1974年,第一次能源危机的翌年在美国诞生。

2“绿色建筑”的概念及现况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无数才华横溢的建筑师、工程师在“绿色建筑”这个领域里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也形成了一系列建筑风格和形式,国内外“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和评价机构也日趋规范和成熟。目前中国国内最具权威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美国LEED绿建筑认证体系。

绿色建筑,按照官方的定义,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究其宗旨,绿色建筑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消耗,使得人类社会得以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这才应该是绿色建筑真正意义所在。

然而,随着绿色建筑的兴起,一些社会怪相也不知不觉的开始滋生。

2.1首先是对“绿色建筑”的盲从

诚然,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绿色建筑”在当下不仅代表的是一种档次和品质,也折射一个人或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心。是一张闪闪发光的名片,甚至是比身份更加高端的灵魂、精神的一种境界。所以,往往出现不管这座建筑本身是否适合,也不管这座建筑本身是否有条件实现,只要被冠以“绿色建筑”的名义,一切就变得合理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得上。殊不知,这种性价比极低的所谓“绿色建筑”对我们社会的伤害,对地球资源的透支,比原本没有做绿色建筑来的更大。所以,一个真正有责任心的企业,在做绿色建筑之前,首先要扪心自问和评估这座建筑本身是否适合做绿色建筑。

2.2其次是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不清,盲目追求高科技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绿色建筑”代表的就是“高科技”,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冷热电三联供,是冰蓄冷、光导管照明、呼吸幕墙。完全不管在后续的运营中,这些设计会否被运用。也有许多不负责任甚至可以说是不学无术的媒体,将“绿色建筑”描绘成造价昂贵的商品,在他们报道的背后是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不清,却又误导国人。这种披着“绿色建筑”伪装的奢侈建筑商品,带来的是对环境更大的破坏,对资源更大的浪费。何其痛心哉!

2.3再其次是对“绿色建筑”成功案例的盲目复制和模仿

绿色建筑发展数十年来,取得了很多非常成功的案例,有科技含量高,设计理念超前的,有适合某一地域,融合当地文化的,也有从传统建筑中汲取经验和思想的。除了具备探索、试验性质的概念性设计,这些成功的“绿色建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适用性”。

我们知道,中国建筑的指导性思想就是“适用、经济、美观”,适用是第一位的,也是“绿色建筑”精神的体现。然而,我们有一些建筑师,抛开“适用性”不管,盲目复制成功案例,从涉及的设备、建筑的形式、利用的新颖技术等等,一律照搬。记得前一段时间,有评论对建筑形式的抄袭提出的批评说:“走过一城又一城,城城是欧洲”,这个评论无奈而尖刻的反应了建筑业的一种现状。举个例子,北欧严寒地区,为了防止积雪过厚而造成雪荷载过大,所以在房屋的设计建造中往往出现高耸的屋面,而我们国内的有些建筑师完全不顾地域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在中国各个城市种下了数量庞大的北欧屋顶。实在可笑。

“绿色建筑”也是一样,如果我们不顾地域、文化和气候的差异,一律复制抄袭,那只会留下笑柄。一个负责任的建筑师,应当充分地考量建筑的地域、气候甚至文化等等特点,只有“适用”的绿色建筑才是有意义的,才是有社会责任和担当的建筑。

2.4第四是对“绿色建筑”的实施目的有严重的观念偏差

近年来,“绿色建筑”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不少鼓励和奖励政策。“绿色建筑”给企业不仅带来了社会的认可度,也带来了一定的物质回报。然而,在“绿色建筑”评审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为了“绿色”而“绿色”的投机行为。有的项目仅仅就是为了取得一张证书。还有的项目,扭曲了绿色建筑的本意,钻政策的空子,做表面文章。笔者曾经看到过这样的项目,一个园区几十栋厂房,挑选其中规模最小的一栋做“绿色建筑”的评审,最后整个园区却也贴上了通过绿色建筑评审的标签。这种为了迎合评审而做的表面文章,在全国的“绿色建筑”中不在少数。

3近现代建筑中,能够体现“绿色建筑”精神的经典作品

上一章节中,笔者列举了一系列当下“绿色建筑”的怪相,这些怪相之所以能够滋生,甚至横行,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我们整个社会对“绿色建筑”真正的精神理解不透。这不是推行一两本规范,或者发布一两条政策所能根治的,这需要我们循序渐进的引导国人。

早在“绿色建筑”的概念诞生以前,或者伴随着一系列评价标准成熟的过程中,建筑史上早已出现了很多具有“绿色建筑”精神的经典建筑作品。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可能它们还无法完全达到今天的评价标准,但是它们的理念契合了“绿色建筑”的精神。笔者尽量选取第三世界的建筑作品予以论述,想表明的是“绿色建筑”不一定完全是高科技、高成本,而应当是高度融合环境的、“适用”的建筑。

3.1干成章嘉公寓(图1)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设计的干成章嘉公寓,建于20世纪70年代,位于印度孟买附近的海滨区域,典型的高温高湿的南亚地区。基于当地的气候问题,柯里亚提出了“形式追随气候”的口号。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不仅要考虑太阳入射角度和百叶窗的设置问题,还要将建筑的平面、剖面、体量造型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虑。将不利的气候条件,转变为建筑创作中的优势。

3.2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自宅(图2)

该建筑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橡胶种植园的附近的赤道地带,北纬3.1度,东经101,海拔22米,全年无明显季节变化,属热带雨林气候,最突出的问题是太阳辐射严重。所以,如何减弱白天强烈的太阳辐射对室内物理环境的影响,是建筑设计所面临的首要难题。在世界能源日趋紧张的状态下,建筑师采用通风、对流、遮荫、绿化,反射玻璃等方法,创造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气候,并建造适应外部环境的被动式的低能耗的建筑。

图2杨经文自宅

3.3埃及建筑师哈桑·法赛的“为穷人的建筑”

埃及建筑师哈桑·法赛(Hassan Fathy)一生致力于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的建筑活动及研究。他主张以较少的投入来创造一个以提高乡村地区经济和生活质量的本土化环境。他一生最大的探索之一就是用灰泥代替水泥的土坯建筑,为生活在第三世界付不起房租的穷人解决住房问题。这种土坯建筑适于埃及炎热而干燥的气候,使白天室温低,晚间土坯散热后又比室外高,通过将房子围成无顶的院子产生竖井作用来给室内降温。这种就地取材的建造模式完全契合了“绿色建筑”的精神。

纵观上述案例,也许他们并不能完全满足今天“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也许他们也没有我们在当今的“绿色建筑”中常见的太阳能、地热、冰蓄冷、光导管等等高科技的措施和手段,甚至还有一些建筑,依然深深的烙印了数千年来一直沿用的传统技术。但他们确实是从“绿色建筑”的精神出发的伟大作品,建筑师在构思他们的时候,真正的做到了“为了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消耗,使得人类社会得以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这才是比领取一张“绿色建筑”的凭证或标识更有价值的事情,更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4结语

在历史的洪流中,停滞不前不是最可怕的事情,茫无目的的随波逐流才令人悲哀!我们做每一件事都应该清楚它的出发点和目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熙熙攘攘的时代里,不至于迷失方向。“绿色建筑”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弄清楚它的精髓、它的意义,仅仅就是因为这个时代推动着我们,像被驱赶的羊群一样,不知所措的挪动着脚步,那么,悲哀的将不是“绿色建筑”,而是我们。“地球只剩下50年”这句话虽有所夸张,但也是对我们生存环境日趋恶劣所敲响的警钟!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去理解“绿色建筑”的精神,使得人类社会得以持续的生存和发展。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