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建筑毕业正文

东营市雨洪利用与防洪排涝分析

  • 投稿掌蘑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274次
  • 评分4
  • 94
  • 0

王昊

(东营市城市管理局,山东 东营 257091)

【摘要】目前,东营市可利用淡水资源量5.3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的11%,有效利用雨洪为生态湿地和城市水系补水、换水成为工作的重点。如何使河道、湖泊、水系的防洪排涝和存蓄雨水有机结合,对雨洪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尽可能蓄滞汛期雨水,就需要分析水利工程和汛期降雨分布特点,建立科学的调度及联动机制,做到尽量减少洪涝灾害、少污染、多蓄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雨洪利用;防洪排涝;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水资源和雨洪灾害相互协调利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一方面,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使得人口集中、水资源需求增加,容易发生城市水资源危机;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水文特性的改变,使城市雨洪排水系统压力增大。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东营市作为山东省唯一纳入两大战略的城市,“十二五”期间城市生态环境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对水资源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但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东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瓶颈。因此,如何将防洪安全、水资源短缺及水污染防治问题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会关系到东营市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随着“黄河水城”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治水思路的更新,实施雨洪管理,变控制洪水为管理洪水,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城区雨洪利用工程,运用多种洪水调度方式,对雨洪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成为当前城区防汛工作的重点。

1 东营市城区概况

东营市城区远期规划范围为西起郝纯路,东至渤海负2米等深线,北起垦利县城北界和永丰河,南至南三路(包括新火车站区域),规划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

城区内有广利河、溢洪河、东营河、广蒲河等4条主要排水河道及五干排、六干排、老广蒲沟、五六干合排、八支排、利二沟、东七路水系等20余条较大支流,大部分由西向东汇入广利河后排入渤海。这些河道承担着中心城区范围内城市与农村的排水及为工农业输水的任务。

广利河是贯穿东营市城区的主要排水河道,是连接黄河与渤海的唯一河流,河道西起黄河南展大坝王营闸,向东南流经城区,与溢洪河汇合后经广利港入海,全长约60公里,流域面积510平方公里,在供水、排水、防洪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东营河汇入溢洪河,广蒲河汇入支脉河,后入海。

2 东营市雨洪资源分析

2.1 降雨状况

东营市中心城年平均降水量613.6毫米,多集中在主汛期(6月至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5%,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

近几年,城区出现暴雨的几率明显偏多。不仅降雨强度大,而且空间上分布不均。例如2010年,自8月1日至24日,东营平均降雨达26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4.1%,比历年同期(105.4毫米)偏多157.6%,河口城区达331.4毫米,在主汛期降雨强度之大,雨量之集中,为历史所罕见,特别是8月19日19:00时至20:00时,1小时降雨超过17.4mm,城区防汛工作遇到了极大挑战。

2.2 降雨径流状况

东营市于1983年建市,经过近30年的建设,城市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排水管网,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水文特性在逐渐改变,城市雨洪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胜利油田所驻地(西城)由于建设时间相对久远,地下管网配套不完善,城区不透水面积比重较大,排水能力低,产汇流速快,如遇较大暴雨,则形势极为严峻,低洼地区的积水往往会到灌入居民家中或地下室内,使交通中断;②城区河道防洪任务重,目前,东营城区仅广利河及环城水系存在调水功能,对洪水调蓄能力有限。

3 雨洪利用情况

东营市年平均降水量613.6毫米,形成地表径流量4.47亿立方米,但由于存在雨污混排现象,雨水收集率极低。2007年,东营市政府实施了“黄河水城”开发建设,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雨洪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改善了城市防洪和水资源利用关系。

3.1 黄河水城建设情况

3.1.1 广利河改造情况

广利河是东营市最重要的行洪河道,原为一条自然形成的季节性排水河沟,1950年,为解决地区的排涝行洪问题,开挖广利沟,1965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并正式更名为广利河,实现入海口处“5年一遇”排涝流量81立方米/秒,“20年一遇”防洪流量175立方米/秒。2008年5月,市委市政府组建了广利河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将其作为“黄河水城”建设的起步工程,对河道进行拓宽加深、淤泥进行清理,广利河的行洪能力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3.1.2 清风湖建设情况

清风湖规划范围北起南一路,南至南二路,西起东二路,东至东四路,东西长约4.9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占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3平方公里,可蓄水300万立方米。是一处集休闲、娱乐、旅游、防洪、蓄水的综合性工程。

3.2 近年来城区雨洪工程建设情况

通过河道、内湖等各种途径合理利用城市的雨洪资源,不仅可以增加城市水资源供给,缓解城市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还可以减小城市径流量,削减洪峰流量,减小城市防洪压力和防洪排涝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极大地减轻雨洪灾害,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1年度以来新建了4处较大的雨洪利用工程。

3.2.1 东一路水系开挖、疏浚工程和节制闸、涵洞建设工程:全长6500米(广利河-东营河),宽40米。河道采用自然护坡,建成生态河道。在东一路水系与广利河、东营河连接处建设节制闸2座,加强广利河水系的蓄水、行洪功能。

3.2.2 东城水系循环工程:建设沂州路水系橡胶坝1座,新建增氧设施8处,维修东三路橡胶坝1座,开挖疏通东三路水系并与东营河进行连接,建设与东营河连接处节制闸及北二路涵洞,完善城区水系循环利用功能。

3.2.3 东城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对现状水系进行清淤,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设施,实现水源补给,建设水系净化设施,实现循环净化,实施水系湖泊生态修复工程,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

3.2.4 广利河北部区域排水设施完善工程:建设西三路、烟台路、嵩山路雨污水管道和西三路雨水泵站,解决西二路至西四路之间,广利河北部区域内雨污水排放问题。

4 雨洪管理运用

4.1 确保城市度汛安全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当有明显降雨时,利用现有工程资源,合理调度,及时开启闸门,实行前期行洪;暴雨期间,根据雨量的大小,实施城区中的错峰调度,合理布置河湖蓄水,减轻城区河道分洪压力,尽量避免洪峰叠加,从而减轻广利河的行洪压力。

4.2 加强雨洪管理

加强对城区水系的疏导、调度,在保证城区排水通畅的前提下,利用水系的节制闸、橡皮坝等设施对雨洪进行管理。充分利用暴雨行洪,重点清除污染水体,同时对广利河进行生态补水,确保排水系统发挥最大功效,城区水系污染降到最低。同时,利用现有河道及湖泊拦蓄雨水,从而使雨洪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4.3 合理利用雨洪

利用拦蓄的雨水,较好地解决了园林绿化、生态补水水源问题;利用暴雨行洪,对城市河流及水系进行水体置换,做到了抑制洪灾爆发和改善水环境的有机结合;利用雨水收集工程,解决部分绿地用水问题。

5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东营市充分利用城市雨洪资源化这一有效途径,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雨洪资源,有效回灌地下水,很好的留住了雨洪资源,真正做到将雨水带回家,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缓解了城市缺水压力,减轻了城市防洪排涝重担,有效的改善了城市水环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晓鹏,王美荣.城市雨洪利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北京水务,2006(03).

[2]车武.现代城市的雨水利用技术[J].环境经济,2004(10).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