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建筑毕业正文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 投稿seij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357次
  • 评分4
  • 43
  • 0

鲁华 马龙

(新疆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随着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学生来源国的增加、留学生层次的日益丰富,来华留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与宗教信仰而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有些心理障碍甚至发展成自残、自杀、精神分裂等恶性事件,给留学生正常教学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干扰,也给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

来华留学学生多为青少年,由于留学生处在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的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定性时期,学本领长知识的关键时期,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时期,从体力、智力、个性都处于一生中最活跃的阶段,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发展具有不稳定性、可塑性[1]。此外中西文化、习俗、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也容易导致他们产生适应不良、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

这些生理、心理、个性特点决定了他们发展的不平衡、不稳定和可塑性,使他们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各种因素影响。在华留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想象和现实的反差,政治制度、社会形态之间的反差,不同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民族特性及生活习惯之间的反差,所学专业特点带来的学业压力,情感困惑,孤独感和思乡,怀疑和焦虑,怨恨和敌意等等。在神经官能症方面,出现记忆力减退、常常失眠的学生分别占调查人数的大部分,在人际交往中,有一半学生性格多疑、不相信别人。

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留学生通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交际障碍,他们大多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人沟通、缺少朋友又高度敏感。这些学生往往不能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不能主动就医,从而更增加了危险性[2]。能否顺利度过最早的文化适应期,减弱文化冲击带来的心理压力,将直接对他们的留学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人类学家Kalver Oberg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著名的“文化休克”理论,指出人从一种文化移入到另一种文化中而成为旅居者与旅居地文化接触时,会面临很多变化和冲击,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如丧失心理安定,产生各种心理、行为的变化,以及情感方面的障碍等,并导致了他们较高的得病率和住院率[3]。作为旅居者的来华留学生恰恰面临这种文化适应问题。影响留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的因素还包括留学生本身因素的影响,比如评价和应对方式,人格,自身知识和技能和人口统计学因素等。积极的跨文化社会心理适应与国际学生个体的内心自我控制点有密切的关联。其他制约跨文化适应的其他人格因素还包括性格的外向性,敏捷性、歧义容忍度、控制力、成就动机、决断力、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监控力等。

另外,留学生自身的知识构成、技能水平、认知方式、应对策略和期望值也影响其社会心理适应。国外的许多研究者把社会文化适应和个人心理适应情况合并为“社会与心理适应”[4]。Kealey(1989)认为跨文化适应有正面和负面的心理变量,如生活满意度是正面变量,抑郁和焦虑是负面变量,旅居者生活满意度高,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少,就达到跨文化适应。被大部分研究者认同的跨文化适应的分类方式是Ward及其同事的观点[5]。他们认为跨文化适应可以划分为两个维度:心理适应(psychological adaptation)和社会文化适应(sociocultural adaptation)。心理适应是以情感反应为基础,在跨文化接触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在跨文化接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或较少产生抑郁、焦虑、孤独、失望、等负面情绪,就算达到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是指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是否能与当地文化的人有效进行接触。

美国、加拿大等国际学生教育大国普遍设有专业心理咨询部门或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为留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日本东京大学等高校也都设立了学生咨询处或烦恼咨询室。新西兰理工大学甚至专门为中国留学生专门设立了中国学生咨询室,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6]。让留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有人可找、有处可去才能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途径,避免心理亚健康发展为心理疾患。

目前,国内各高校都为留学生新生提供“新生指南”等资讯服务,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北京邮电大学陈慧、常悦珠关于各高校留学生管理现状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高校留学生管理部门与留学生的信息沟通上存在严重障碍,有近50%的留学生不清楚学校有无为留学生提供帮助的学生组织、有无奖励机制,55.8%的学生不知道学校的各种活动、讲座等,仅有6.4%的学生由学校的相关机构获得信息。由此可见,多渠道、全方位留学生跨文化教育研究拓展留学生新生资讯服务是国内各高校普遍急需加强的工作重点[7]。留学生主要的心理改变如下所列。

1)孤独感和思乡病

在完全陌生而又“难以理解”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留学生们失去了自己原先十分容易沟通的环境和生活圈子,而陷入一种难于理解别人也难以被别人理解的窘境。他们会因此感到孤独无助,并滋生本能的思乡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发散会妨碍他们进行正常的学习和交流活动。有的留学生会突然变得严重依赖学校里和周围社区中的同胞,把自己封闭在同胞、乡党的小圈子中,放弃接受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与中国学生、老师及来自其它国家的留学生的密切联系和友好往来。

2)怀疑和焦虑

如果缺乏周围同学、老师和环境的良好沟通,留学生们会产生对周遭人物的不信任感和怀疑、焦虑的意识。他们会怀疑来华学习的意义,怀疑自己能否胜任这种学习,怀疑周围的师友是否真诚地对待自己,甚至会对自己能否顺利地在华生活产生严重的压迫感。

3)怨恨和敌意

陌生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理变得敏感而脆弱,怀疑和焦虑情绪的滋长而会加重这种情形,微小的刺激很容易被夸大地或歪曲地理解,进而产生怨恨和敌意的情绪。这种情绪有可能转移到留学生们的学习活动中,使他们抱怨所学习的内容。初到异国他乡,留学生都有“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的体验[8]。

4)政治制度、社会形态之间的反差

就一般的社会生活特征而言,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差异是巨大的。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对于那些生活在所谓“自由世界”的外国留学生来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留学生们不会被要求接受中国的社会-政治观念,但他们必须无条件地遵守我国的各项法律,在宪法和其它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和发表他们的政治观点和社会主张。

5)不同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民族特性及生活习惯之间的反差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千百年来影响中国人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价值标准,外国留学生与中国人打交道,就是与这种文化传统打交道。与前述的两种反差相反,这种比较狭义的“文化冲突”是深层次的冲突,是不同历史传统和民族特性之间的碰撞[9]。例如,在传统意识、历史观念、“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相互关系、爱情观、家庭观乃至对人生意义的理解等诸多问题上,双方有着不尽相同、甚至很不相同的看法。

从宗教信仰方面来看,中国本身宗教氛围并不浓,匮乏的宗教文化氛围令留学生在初来乍到时倍感不适应[10]。同时,留学生人群中本身信奉不同的宗教也常常引发他们内部关系的不和谐。而民族观念,包括民族自尊心、民族敏感性、价值观等,加之宗教的影响,都可能加重留学生的心理不适应。生活习惯的不同、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及交友方式等也是引起留学生心理不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11]。

有调查显示,留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分别与中国青年常模无显著性差异,强迫症状、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别均高于中国青年常模,尤其是强迫因子分有极显著性差异。重视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留学生顺利完成跨文化心理转换、使来华留学生不仅在学业上更在心理上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曾有学者做过一个调查,在个人情绪与性格方面,有38.67%的学生对生活小事有莫名烦恼,31.33%的学生过于担心未来。另外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影响,其中有23.64%学生反映父母期望过高[12]。

留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他们的学业,不仅取决于能否为他们提供必需的物质和学术条件,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在学习期间顺利完成上述社会-文化层面的心理适应过程。来华初期,留学生主要心理压力集中在因为语言不通、环境陌生而产生的惶恐、不安和缺乏安全感。在这段时间,为留学生提供贴心服务、完善学习和生活指引、给予全面的信息咨询是留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8年度来华留学生统计数据[EB/OL].http://www.chisa.edu.cn/news/syyw/200903/t20090326_84100.html.

[2]王芳,王晓慧.在杭外国留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J].外国留学生研究,2009(4):51-55.

[3]艾沂.提高在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研究[J].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2008(3):64-68.

[4]姚本先,何玉梅.1987-2006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3):123.

[5]沃国成,张锡九,黄浩,杨增祥.加强与留学生的思想和文化交流 推进多元文化的和谐校园建设[C]//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6]杨军红.若干留学生大国的留学生辅助项目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5(5).

[7]Ward C,Chang W C.Cultural fit:A new perspective on personality and sojourner adjust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7,21(6):525-533.

[8]Poyrazli, S., Kavanaugh, P. R., Baker, A., Al-Timini, N. Social support and 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acculturative stress in international students[J]. Journal of College Counseling, 2004, 7: 73-82.

[9]Ye, J. Acculturative stress and use of the internet among East Asia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J]. Cyberpsychology&Behavior, 2005, 8: 154-161.

[10]Poyrazli, S., Kavanaugh, P. R., Baker, A., Al-Timini, N. Social support and 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acculturative stress in international students[J]. Journal of College Counseling, 2004, 7: 73-82.

[11]Seongjik, Le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lected Predictors and Adjustment/ Acculturation Stress among East Asian International Students[D]. University of Kentucky, 2008.

[12]Rudmin, F. W. Constructs, measurements and models of acculturation and acculturative stres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09, 33(2):106-123.

[责任编辑: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