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建筑毕业正文

人力资源视角下武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投稿Sun1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235次
  • 评分4
  • 60
  • 0

付钰平 谭书先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

【摘 要】从人力资源的视角分析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发展,通过分析得出武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当前背景下所受到的制约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促进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和工作格局。使武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能力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人力资源

※基金项目:武汉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人力资源视角下武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现状调查”(14SHA125)。

作者简介:付钰平,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2013级研究生。

谭书先,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本科生。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发展对于社会工作及社会治理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做了具体的研究,主要包括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定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发展等。本文着重分析了武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可能采取的对策。

1 武汉市社会工作人才发展面临的挑战

武汉市近几年正在大力发展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素质及优化人才发展的环境。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社会认同度低,工作开展困难

在武汉市,社区居民及其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的认可程度并不高。武汉市的大部分居民对社会工作这个行业一知半解,通常认为义工就是社工,居委会的工作就是社会工作。一方面,有的部门直接把从事与社会工作相关的人员都称之为社会工作者,有的部门则筹划如何使自己管辖领域的岗位尽快与“社会工作”职业挂钩,似乎只要换一个名称,自己就成为了社会工作者;另一方面,政府虽然在大力发展社工人才队伍,但对社工行业宣传力度不到位。

1.2 自我价值难以实现,工作满意度不高

对武汉市的社工个人而言,他们希望自己的工作充满价值和有意义,通过社会工作职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帮助案主解决问题,从而得到案主和他人的尊重及肯定,实现自己的职业愿望。但实际上,武汉市社会工作机构内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员工的个人职业计划得不到重视与鼓励、晋升困难、海外学习机会少等问题都不利于开发员工的潜能,不足以增加员工的满意感和成就感,让一线社工的自我价值难以实现。

1.3 薪酬福利水平低,缺乏激励机制

武汉市一线社会工作者的工资水平较低,但是日常工作量大,没有编制,生活补贴较少。通过访谈得知,目前武汉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对于绩效考核这方面仅根据考勤这一项因素来给予员工薪酬。这样的考核机制对于选拔、晋升及发挥个人潜能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从而降低了武汉市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

1.4 教育培训力量相对薄弱,职业认证体系不完善

在武汉市,各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如民政部门、工青妇等部门未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才和设置社会工作岗位;民办的公益性、慈善性社会团体和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尚不够发达。武汉市社工机构不仅缺乏人才而且难以留住人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武汉市对于社会工作并没有健全的配套体系,包括社工资格认证,注册管理制度,从业规范制度,薪酬标准指导制度,教育培训制度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义工制度等。

1.5 岗位开发力度不强,社工人才引进机制弱化

在进行实地考察,与社会工作者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武汉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缺乏大量的人才。他们虽然通过网络和现场招聘等多种方式进行招纳,但由于社工行业认知程度不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专业前景不看好,薪酬福利得不到保障而选择其他工作,使得社工机构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据调查,武汉市政府购买的社工服务岗位较少且资金扶持不到位,基本上每个服务站点只有几名社工。然而需要帮助的人员数量远远大于社会工作者的人数,他们在提供服务时,往往需要建立“社工+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的“三社联动”平台。

2 造成武汉市社会工作人才缺失的主要原因

造成武汉市社会工作人才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 社工人才建设的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2.1.1 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不充足

当前,社工组织的工作主要依靠政府购买服务,其经费来源主要由政府给予的财政支持,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社工组织属于非营利性的机构,其获取经费渠道狭窄。社会大众对其的认识度不高,机构争取社会支持的机会少,筹措资金能力较弱,难以维持机构的运行,社工的薪酬无保障。

2.1.2 政府宣传力度不到位

正因为政府未大力宣传社工的作用,使得群众对社工的不认可,需求不足,从而社会工作行业地位不高,公共政策支撑缺失,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的社会化程度较低。

2.1.3 社会工作者的生活得不到持续的保障

由于社工机构的资金来源绝大部分是依靠政府的购买服务,如果政府的行为没有持续性,机构的生存就会有风险,社会工作者的生活就会都不到持续的保障,社会工作人员工资收入少,福利待遇偏低,不仅其经济收入无法满足稳定的生活,而且医疗、养老、工伤、生育、失业等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也无法满足社会工作者的基本需求。

2.2 社工人才建设法律法规不健全

近年来,虽然武汉市出台了社会工作相关的法规、制度等,但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武汉市许多领域的社会工作无法可依,缺少法律保障使得社会工作不易介入,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法律保护。具体表现为是缺乏对社会工作者的立法保障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政府之间的合作缺乏规范性的法规。

2.3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

就目前的发展来看,武汉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不足, 提供服务的质量不高,无法承接武汉市政府直接提供的社会服务。导致武汉市社会服务供给主体单一、供给能力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尤其是无法满足社会群体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要。

2.4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缺乏长效有力的体制保障

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总工会、民政局、妇联等部门间的密切合作以及街道办事处、社区等基层单位的大力支持才能有所成效。但在实际的社会工作开展方面,各部门间的合作仍然不够。此外,武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保障机制也没有形成有效的体系,由于目前对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位,导致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较为缓慢,也缺乏配套的职业保障。因此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保障机制未能实现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和保障人才的有效功能,这样不利于社会工作的长效发展。

3 推动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和政策支持,提高社会认同度

3.1.1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媒体、网络、报刊杂志等来加大对社会工作的推广宣传,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为当代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强化典型挖掘力度,让群众了解社会工作的重要作用。

3.1.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对社会工作的扶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应将政府购买服务纳入政府预算序列,建立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为主要形式的财政支持机制,确立财政资金对发展社会工作的主渠道地位。同时积极拓宽社会融资渠道,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向社会工作投入,并加强对社会工作资金使用的内部审核和外部监督。

3.2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社工的工作绩效

明确岗位职责。具体来说,社工机构可以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在人才使用上,要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提升职业发展前景。二是明确社工的岗位,提高个人与岗位的匹配度,让更多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在适合的岗位上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三是设置科学合理的职业晋升制度,让社工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能得到回报。四是定期组织社工开展培训,提升社工的职业技能水平,让社工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再者就是增强团队合作氛围。

3.3 完善激励制度,提升社工的职业满意度

3.3.1 制定全新的薪酬制度

坚决贯彻薪酬与绩效挂钩的分配理念,彻底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薪酬格局,真正建立起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坚持按照“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在社工基本薪酬总额标准不变的情况下,根据社工的岗位、职责、能力、贡献、表现等因素,实行绩效考核发放浮动工资。

3.3.2 实行宽带薪酬制度

在宽带薪酬体系设计中,一线社工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或者所有时间里可能都只是处于同一个薪酬宽带之中,他们在机构中的流动是横向的。随着能力的提高,他们将承担新的责任,只要在原有的社会工作岗位上不断改善自己的绩效,就能获得更高的薪酬,即使是被安排到一线的社会工作岗位上工作,也一样有机会获得较高的报酬。

3.3.3 加强对社会工作者的表彰激励

制定完善激励机制,兼顾不同层次、工作年限、专业级别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将学历学位、资格证书、工作业绩、群众评价等多指标相结合,通过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推动社会工作者不断追求进步,追求卓越。

3.3.4 推进社工职业化建设,提升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

(1)加强在职培训。由于社会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从业人员的素质、道德水准、理论能力和专业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要加强专业社工的在职培训,不断的提高当代社工的专业能力素质和职业水平。

(2)健全社会工作职业制度体系。为稳步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尽快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职业制度体系,要加强职业资格认定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职务晋升制度、薪酬福利制度、在职培训制度等的建立与完善。在职业资格方面,应明确社会工作岗位的入职要求。是否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训练、是否获得相应文凭等应成为入职的基本资格。

3.3.5 拓展人力资源获取途径,多渠道培养社工人才

由于武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动性大的特点,应该以普遍培养为主,精英培养为辅,还应该建立人才储备库。

(1)加快高校和职业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训步伐。集中利用武汉市优越的教育资源,根据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现实需求和发展情况,积极引导高校申办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培养各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当前的形势下,可以先在大学生、职校生中积极开展课外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实践。

(2)着力培养、打造社会工作人才储备库。按照职业化、专业化要求,制定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规划及具体的实施方案。分层次、分类型对现有的社会工作者进行轮训培训,重点进行社会工作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社会工作实务技能方法的等技巧的培训。同时,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针对社会工作领域众多、人员众多、差异较大的现实,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积极拓展培训基地,形成高校、职业院校、专业培训机构和网络教学、电化教育、专业督导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训格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朱志伟.甘肃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初探[J].甘肃高师学报,2014,19(4):135-139.

[2]李昌阳.广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职业时空,2010,12:64-65.

[3]赫鸿雁.哈尔滨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3(6):144-145.

[4]关信平.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J].中国社会导刊.

[5]沈荣华.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J].中国行政管理,2011(4):17-19.

[责任编辑: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