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建筑毕业正文

图书馆:历史、现在和未来

  • 投稿Lesl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1003次
  • 评分4
  • 33
  • 0

徐长柱

(济南大学图书馆,山东 济南 250022)

【摘 要】图书馆的信息环境在最近几十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回眸历史,由藏书楼到现代层出不穷的未来图书馆新概念,可以以资参照。并对解决作为当下困惑业界的图书馆发展趋势问题,以及更好的解决图书馆转型问题提供一些粗浅的思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图书馆;藏书楼;信息环境

在最近的几十年,图书馆界一直在追问:在时代急剧发生的根本性改变的基础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职能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全球性的信息战略的影响,一方面使图书馆发展的社会和技术等诸要素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另一方面,图书馆员具备的传统的业务技能已经追不上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图书馆员的职业使命怎样才能实现?图书馆的形态和业务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整个社会,无论是科研环境、教育领域还是公共领域中的时代变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重新定位图书馆的价值,实现转型和再生长成为蜕变时代必须厘清的主题。

1 历史回眸:藏书楼与近现代图书馆之“信息深井”

图书馆作为一个专门收集、整理、加工、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机构,它的产生和出现经历了漫长的“藏书楼”,时代,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我国最早从周朝就有了专门的藏书机构。秦王朝,设置“柱下史”负责管理图书。汉朝时期,刘向、刘歆父子整理、编成我国最早的藏书目录《七略》,开创了我国图书馆学术的肇始元年。我国的私人藏书始自隋、唐。及至宋代,皇室藏书和私人藏书都有较大规模的发展,产生了民间著名的私人藏书机构,即鼎鼎大名的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和“嵩阳书院”。明朝最著名的文化和图书馆学事件首推《永乐大典》的编纂,并由此可窥当时皇室藏书的盛况,至于民间,出现一批诸如“天一阁”、“汲古阁”与“澹生堂”等等声名远播的私人藏书楼。至清朝,皇室藏书机构有著名的七阁:“文渊阁”、“文津阁”、“文源阁”、“文溯阁”、“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可见繁盛程度。更有乾隆朝《四库全书》的编纂,达到繁盛辉煌的顶点。一时炽盛无复其右。

至于我国历史上“图书馆”的名号,则比较繁杂,并不如近现代一目了然。比如,西周的故府、盟府、秦代的阿房宫、东汉的东观、隋代的观文殿、清代的知不足斋和铁琴铜剑楼等阁、院、堂、楼、斋等等,不一而足。

今人研究的结果,我国古代的“图书馆”大体分四个体系:官府藏书、书院藏书、私人藏书、寺观藏书。无论哪一家体系,都贯穿着两个字,其一是“私”,其二是“藏”。这就是无论那个体系都不能贯通图书馆之名的内在价值取向。图书馆的价值内涵也必须有两个基本取向,其一是“公共性”,其二是“流通性”。如果说到服务理念,则一是小众,一是大众,这也是根本分野。

近代的图书馆的产生的社会基础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公民社会使图书馆不再是特权阶层的独享,其真正进入了公众的生活。社会的科学与知识传播的需求,促进了图书馆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快速发展。这也是图书馆由内涵到外在形态建立起来的时期。

至于我国近代图书馆,则始自西学东渐。

随着国门的打开,我国近现代图书馆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立身于“私”和“藏”的藏书楼日渐分崩解体,而为公众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则不断涌现。1903年,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文华大学图书馆,在武昌建立。1904年,湖北省和湖南省图书馆相继建立。1912年,我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京师图书馆对外开放。1925年,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据统计,到1938年,我国各种各类图书馆曾达到5196所。由于连年战争,1949年建国时,全国图书馆仅余391所。建国后,图书馆事业虽然随社会发展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总体上仍然成就卓著,形成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学和专业图书馆、其它图书馆等构成的图书馆体系。

尽管图书馆与藏书楼相比较,其公共性和流通性有了巨大的进步,但从文献加工和管理手段、技术手段以及图书馆学术范围,都属于传统一类。管理对象停留在整本整册的文献上。相比于今天的信息以及知识开放度,用“信息深井”形容有一定的象形譬喻性。如果从文献中挖掘知识和信息以及情报,无疑有“深井汲水”的感受。

2 现当代图书馆:转型中的变革与不安

如何考察现当代图书馆,其实很简单,第一,成为一位她的读者,或者成为一位体验考察者;第二,浏览阅读她的网站,从浏览馆史中回眸她的经典时刻,她的发展关节点;从职能部门结构中了解她的管理运作机制;从资源里梳理她的馆藏;从服务中体验她的图书馆精神和平台深度。作为一家机构,馆、藏、管理与服务几乎可以涵盖她的全部,在这些价值维度轴上,可以进行评价与评级。

在当代,图书馆的转型是全面的。但其发轫点首先是藏的载体以及传播方式的技术性革命。由纸本文献到数据库到一站式信息中心(进而是知识中心),数字化技术改变了载体,也改变了内容本身。现代图书馆必须是“互联网+”的,线上和线下连为一体的。较早时期,还可以用“复合图书馆”表示二者一定程度、一定比例的结合,今天,只能用数字图书馆才能更准确表达她的形态。数字阅读,线上阅读,线上解决相较于线下解决有了数量上巨大的优势。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影响并深刻改变了研究、学术以及教学。图书馆需要适应变化,赢得先机,加快过渡到主流的数字环境。信息传播的本质业已发生深刻内涵的变革,传统的信息传播体系受到新技术、新方法的颠覆。作为传统信息基础设施的图书馆,面临困惑并受到质疑。图书馆需要审视其自身使命、审视其传统的业务。大学以及研究型图书馆在科学范式、学术范式转移的漩涡之间,首先需要找到自身的准确定位,才能够建立新的业务形态以适应并促进新时期的教学、科研和学术。面临时代的挑战,图书馆要在新的基础信息环境中,成为帮助用户成功的基本战略要素,图书馆员们要让读者、研究人员和公众重新认知图书馆新的物理空间、资源以及提供的知识与服务。

早期一些时候,我们中大多数人对兰开斯特教授所描绘的无纸化社会并没有认真当作一回事情, 而今天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走近无纸化社会的边缘。由电脑和通讯的结合触发的这场技术革命引发了怎样的局面?一切的新东西、新事物接踵而来。简直就是扑面汹涌而来,以致我们还没有消化刚刚从眼前过去的东西时, 新的东西又来了。我们被数字化推拥着,成为信息海洋里的浮萍,飘浮无依。这是我们产生时代不安的根源。换一句话说,以前清楚地界定的名种结构现在界限开始模糊了, 那些被认为是永恒的事物开始不断发生变化。

3 未来图书馆:地平线上的想象

未来的图书馆,将肯定不再是我们曾经看到的是一个大型的印刷品仓储库。图书馆的这种原始形象也许还会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存在,但可以肯定的是,人们利用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在那些信息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地方将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图书馆的根基发生了改变。那么图书馆员呢?图书馆员所扮演的角色将会怎样?图书馆员在网络时代还会贡献历史累积起来的信息资源评价、组织方式以及存取信息的方式吗?

若搜索引擎成了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图书馆该如何自处?若干个世纪以来,图书馆一直是比比哪个馆的藏书更具有历史,更丰富。现在,它们需要重塑自我,将自己当成平台,而不是仓库。 积极扮演信息社会下的服务枢纽和公共平台也许是未来的一个基点。传统图书馆,应该像一张“巨型网络上的节点”般加强合作,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式、基于云技术的形态”进发。

我们刚刚从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的概念里咬文嚼字的时候,那边厢,泛在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和云图书馆已经飞跃而来。不过,是否有朝一日,我们还会坐在温暖、温馨的软座沙发里,周围满是散发着纸墨香的老旧书刊,在一杯咖啡氤氲着的怀旧气氛里,享受曾经的读书岁月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彩虹.泛在知识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3(6):65-68.

[2]吴建中,科林·史蒂尔.关于图书馆未来的对话[J].图书馆杂志,1995(3):32-34.

[3]于铁男,张雁翎,邓清林.探索图书馆发展趋势、推动图书馆事业建设[J]. 黑龙江图书馆,1990(5):2-12.

[4]王跃虎.图书馆的分类及发展趋势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2(2):34-45.

[5]杨恺娣.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的定位与发展方向[J].情报资料工作,2003(5):51-52.

[责任编辑:邓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