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建筑毕业正文

传统建筑的可持续性保护改造研究理论初探

  • 投稿夏一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363次
  • 评分4
  • 34
  • 0

薛浩然① XUE Hao-ran;马云林② MA Yun-lin

(①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 650504;②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昆明 650504)

摘要:传统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主题在当下社会越来越受到关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主流符号。同时,可持续性发展也已上升为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其中,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意义不仅止于一种时尚风向,更多体现在它可以有效的避免资源浪费,具有不可忽略的环保意义。同时它拥有可持续的特性,使被改造建筑延续得以新生, 得以延续其人文特性及文化特质,有着极大的社会价值。传统建筑的改造保护与可持续性的生态建筑战略之间有着相通的关系,两者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及完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传统建筑;改造;可持续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152-02

作者简介:薛浩然(1989-),男,山西临汾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与艺术设计。

1 我国传统建筑的现状及改造动向

随着世界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随之也带来了外来文化。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广泛地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之中,并融合在人们的生活中。中国的民族建筑文化在融入世界潮流的同时,自身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城市时代”业已来临,传统民居建筑如何适应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怎样在城市建设和建筑特色危机中继续传承和发扬,怎样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不断涌现中对民族传统民居进行创新,使其顺应当今时代,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和保护,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21世纪经济的飞速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旧城的改造,新城的开发,城市建设的重新规划,不可避免导致对传统建筑的破坏,很多建筑难逃被拆毁的命运,渐渐出现了村镇城市化,城市国际化的格局。传统建筑将何去何从,令人深思。

我国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及发展已有相对的理念和方针,主要包括:

①通过对古村镇建筑的维护和改造,使古城内大多数民居得以保留。传统的生活方式仍旧继续,人们依旧作息于传统民居内。古城原有风貌的特色化带动旅游产业,民居被改造为特色客栈、店铺、民族展示馆等作正常使用,都已历史文化遗产的形式融入人们的生活中,比如北京的四合院、福建土楼、丽江古城等。

②特别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科研价值的民居建筑经过修葺和保护后,作为纯粹的旅游景点开放,仅作为人们观赏学习之用。这类民居建筑多为早先的富豪之家,历史悠久,寓意深远。有些是深宅大院,有些是结合亭台楼阁山水设计的传统江南园林民居。比如开平碉堡、山西乔家大院、杭州胡雪岩故居、苏州留园等。

③少数民族聚居点继续保持原有的村寨聚落群居模式,因地制宜。这些保存较好的民居多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发展缓慢,沿袭原有的生活方式,建筑形式也保留了强烈的地域性、民族性特点。比如傣族竹楼、苗族吊脚楼等。

我国的既存建筑数量多,分布地区广,是一笔丰厚的文化与建筑遗产。相关研究工作比较滞后,研究内容集中在产业类既存建筑再利用、文化特色建筑的保护性再利用、城市历史建筑环境风貌保护和城市特色地段更新开发四个方面。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规模建造当代建筑,对“旧”建筑进行拆除。为数不多的改造,也只是对其进行粗制滥造的室内装修,有些甚至改成欧陆风格,使其面目全非。大量传统建筑在被改造的同时,“老”与“新”的矛盾也不可避免的发生并升级,如何在改造工作中协调两者关系,使老建筑在被修葺和重整的过程中获得新生,但又不失其本身的原真性,保留并延伸建筑的文化特质和人文特性,是我们在改造过程中应侧重的方向。

2 科学的改造方法及原则

传统建筑的改造可归结为建筑中新老关系的协调,这种关系也是分析其保护模式的基础。“老”是历史建筑原有的本体内容,“新”是新加建的内容。其基本类型有四种,即:老并入新、新融于老、新老并置和新老隔离。

老并入新:老建筑在体量或结构上被新建筑完全或是部分涵盖的情况是常见的,其手法有立面保存、表皮拼接等,一般适用于文物价值不高或是本身已经严重残损而修复可能性微小的情况。在这种模式下,老建筑的存留部分通常变成新建筑的组成部分,从传统建筑保护的角度来看,这种处理方法是无限之举,并不值得提倡。

新融于老:此种方式包括老建筑内部加建或是恢复老建筑某些损坏的部分并进行内部更新。新融于老的保护模式实际上是以原有历史建筑为主导,将老建筑的某些结构或是空间和美学要素拓展为新的结构,在设计层面上一般不会对历史建筑文物的价值带来大的损害。

新老并置:新老并置一般是指新老建筑“均势”连接起来的模式。在这种保护模式下,新老建筑之间通常通过连接贯通内部空间,新老建筑实际上已成为同一结构的两个部分。

新老隔离:新老隔离就是保证老建筑在空间与结构上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用过渡区作为新老建筑之间连接部分的处理模式。这种处理模式的好处在于新建筑和老建筑之间互不干扰,且对历史建筑的干涉度极低,有利于历史建筑原有各种价值的保护。

在改造过程中,应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所改造建筑物的切身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法,对症下药,让老建筑在焕发新生的同时,能够保留其原真性,使其独特性和文化性得到发挥和延续,避免改造过程中的以新代旧,千篇一律,使建筑失去本真。

云南建水听紫云属于典型的本土传统民居改造为特色酒店的实例,建筑外观和内部结构通过保护性的修缮和改造得以真实还原,在室内空间中适当的运用了现代材料、家居和工艺手法,既真实地表现了建筑及室内空间的原貌,再现了当时的生活情景,又使整个功能空间更加适用于现代人的居住和使用,室内装饰及摆件通过搜集和整理,全部采用本土特色物件,展览馆般地重现了原有建筑内部空间的景象,新融于老,新老和谐共处的改造方法在这里得到了较为成功的体现。

3 关于传统建筑可持续性改造的探究

传统建筑改造不仅局限在材料、工艺、技术等“硬性”可持续探究上,成功的改造需要开发挖掘建筑本身的“软性”可持续发展,其包括:

①传统建筑地域的可持续性。我们把人们对影响居住生成和发展的环境因素的认识、把握与主观应对看做是居住的“地域基因”,包括布局、空间、结构、形式甚至是符号等。全球化的时代,传统建筑正在面临严峻挑战,改革开放后,现代建筑形形色色各种流派铺天盖地而来,国外大量建筑师及其思想理念进入国内,建筑市场一度光怪陆离。建设力度很大,然而却趋向于“千城一面”的格局。建筑与城市本土特色缺失,地方文化渐渐衰落,历史文脉出现断裂。吴良镛先生指出:“再怎么全球化,中国建筑不能忘了本土化,建筑形式的精神要义在于根植于文化传统。”传统建筑应该传承其自身的地域性特色。

②传统建筑文化的可持续性。从传统建筑民居中隐含的可持续性发展思想看,创造富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的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是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从中可看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生命力对于建筑创作具有深刻的影响。作为民族传统的建筑,它是人类求生存,在自然界求适应,在共处中求和谐,在实践中求融合的产物,具有典型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努力使其具有可持续性的改造保护及发展。让传统建筑根植本土,散发其在地域内的独特性和本真性。

传统建筑作为民族文化艺术的表现,反应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生活习俗、思维观念和文化特征。传统民居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显露出中国的思想内涵,是建筑界的瑰宝。合理对其进行改造,不但可以使传统建筑的文化脉络得到延续发展,同时可以使之更适用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建筑寿命得以延续,不会被时代的日益发展而遗落。

4 结语

没有了历史的底蕴和持续的传承,世界将是单调且乏味的。没有可追溯的传承与记忆,人们的生活也将茫然无措。传统建筑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文化历史和记忆,更是文化的延续和创新。人类的发展不可能脱离昨日而独立存在,也不可能抹去过去只从今天开始。过去我们无节制地对城市和村镇进行现代式的改造和建设,后来逐渐意识到单一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发展与进步的唯一途径,对现有存在价值的传统建筑进行保留和科学的持续性改造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传统建筑的改造与保护,需要对其“骨骼”和构架进行修复和完善,更要保留其文化和特质。让有特色的文化保留,让有特色的建筑新生,让有特色的区域延续。这样的世界才拥有过去、记忆和历史,才是值得回味与品尝的。尤其是在如今钢铁水泥林立的城市中,人们需要从历史延续下来时至今日仍能探访和思索的画面与文化脉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昌鸣.建筑资源的再利用策略—既存建筑更新、修复技术及其材料的再利用[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2]温亚斌,朱文强.传统民居中庭空间更新的思考[J].建筑学报,2008.

[3]卫琳.关于中国传统民居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J].南方建筑,2010.

[4]单士元.现代技艺改造保护古建筑[J].建设科技,2004.

[5]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