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建筑毕业正文

专家纵论固废资源化——“固废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与混凝土的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侧记

  • 投稿沐子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935次
  • 评分4
  • 66
  • 0

本刊记者 张红

工业固体废弃物如粉煤灰、矿渣、脱硫石膏、工业尾矿、建筑垃圾等被简称为“固废”。目前我国正在进入固废资源化阶段,如何科学地推进固废资源化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实践表明,水泥与混凝土是固废资源化最重要‘的产业出口之,混凝土行业对固废资源化的关注与期待也在日益升温。

6月12日,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西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协会共同主办,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承办,北京元泰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冠名的“固废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与混凝土的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在江西南昌隆重举行。

这次主题鲜明的论坛是国内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领域产、学、研、用及相关配套产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管理与技术及营销负责人和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领导首次济济一堂,解读政策、交流信息、分析问题、传播经验、相互启迪,共同探讨我国固废资源化发展大计的会议,是由协会创意主办、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积极参与、专家献计献策的大平台。来自国内预拌混凝土行业、固废产出及利用企业、外加剂生产企业、相关机械加工行业的代表400余人参加了论坛。

与会者一致认为,这次论坛是一次推动我国固废资源化进步的盛宴。纵观世界和中国固废处置历史,都先后经历过对固废的闲置阶段、简单处置阶段和资源化利用阶段及未来的产业化发展阶段。众多业内外资深专家普遍认为,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科学发展理念的深人人心以及相关产业技术进步与不断创新,目前正在进入固废资源化的发展阶段,一批走在固废资源化前沿的企业已经拥有一部分世界领先的技术与装备。这次论坛就是由业内有识之士共同倡导主办,旨在引起全社会对固废资源化的更多关注与支持,在更大范围内形成推动固废资源化加速发展的共识,以及在立法与政策方面赢得更有利于固废资源化发展的氛围。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原副巡视员黄建忠,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曾庆东,江西省工信委副主任万庆胜,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理事长韩先福,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秘书长房建国,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院长宋冬生,美国预拌混凝土协会会长Robert A.Garbini,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秘书长杜根杰,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副秘书长沈冰、矿渣分会秘书长韩小华,清华大学教授廉慧珍、覃维祖,中国矿业大学教授王栋民,武汉大学教授何真,同济大学教授蒋正武,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宋少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冷发光,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娟红,台湾混凝土学会博士廖肇昌,清华大学副教授王强,北京工业大学讲师刘宇,北京元泰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贺伟力,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桂苗苗,鞍钢集团矿渣开发公司总经理苏兴文,福建省新创化建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黄志阳等领导与专家出席论坛。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秘书长师海霞主持。

高峰论坛重在一个“论”字。这次论坛采取领导致辞、专家演讲、经验交流、展示互动、论文集册等多种丰富多采的方式进行。论坛上,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家的演讲主题鲜明,信息丰富,内容涉及到固废资源化的方方面面。曾庆东、房建国、宋冬生、万庆胜、黄建忠先后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一批专家学者先后在论坛上作主题演讲。

曾庆东:感谢所有参会的企业和美国预拌混凝土协会会长Robert A.Garbini为我们带来固废资源利用的信息。

我国商品混凝土产量在2014年达到15.5亿立方米,其发展与房地产行业投资和城镇化、基础设施投资息息相关。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固体废弃物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与混凝土的可持续发展,论坛不仅得到了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江西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协会及多家企业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与参与。感谢所有参会的企业和美国预拌混凝土协会会长Robert A.Garbini为我们带来美国预拌混凝土发展状况及固废资源利用信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避免产能严重过剩情况下的同质化竞争已是预拌混凝土行业现阶段不能回避的问题。混凝土产业从落后的现场搅拌发展到现在的商品化非现场搅拌,到已经向我们走来的低碳、绿色、环保、高性能,创新已成为混凝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

宋冬生:水泥混凝土是人类使用量最大的人工材料,在我国已成为消纳固体废弃物的主要行业。

我国每年综合利用固废量超过10亿吨,占固废综合利用总量的50%以上。然而,客观科学分析我国混凝土行业的生产、施工现状,作为混凝土行业的科技工作者,我们深感肩上的担子无比重大。—方面是各种固废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另一方面是粗放型的生产、施工和质量管理,如何保证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百年大计成为我们行业的重大历史使命。固废资源化利用牵涉到多领域、多行业及政府众多部门,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应该倡导一种政府政策引导,行业协会组织协调,相关企业院校科研设计施工等单位积极参与,符合市场规律的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共同解决固废在混凝土中资源化利用的政策问题、标准问题、技术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实现我国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房建国: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

2014年,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总产量约为37.78亿吨,综合利用量接近17.35亿吨,比上年增长了11.7%,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值约为1.4万亿元,同比增长7,7%。但是,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量大,品种复杂,综合利用水平相对发达国家依然较低,特别是尾矿、赤泥等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任务依然艰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同时,我国混凝土产业发展迅速,2014年产值突破1万亿元,超越水泥成为建材行业的最大产业,而且固废在混凝土应用的技术和工艺水平也取得了显著提高。可以说,混凝土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实现大规模消纳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万庆胜:江西是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大省,固废综合利用潜力巨大。

发展预拌混凝土是现代化建筑工业的重要标志,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它对节约水泥、降低噪声和粉尘污染、保护环境、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江西省为促进预拌混凝土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和标准,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出了积极贡献。

黄建忠: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是工业领域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任务。

近几年,工信部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明确了工业领域资源综合利用基本目标、重点任务、主攻方向等,梳理了工作思路;二是唤起了全社会对工业领域资源综合利用的关注支持,特别是带动了相关部门对工业领域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视;三是推动了资源综合利用科技研发、技术与装备进步和企业成长,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四是促进了管理模式的创新、政策的创新和市场模式的创新等。

当前我国混凝土的六大发展趋势:一是使用建筑垃圾和工业废弃物;二是走向高性能和节能环保绿色化;三是耐久陛能好;四是广泛应用轻质混凝土;五是高强性能;六是混凝土工程结构中复合材料将成为起主导作用的建筑材料。这六大趋势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大量使用建筑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做混凝土材料是混凝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为混凝土产业实现绿色发展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多种固废已被作为混凝土粗细骨料和掺和料等加以应用,2014年,仅大宗工业固废累计堆存量已超240亿吨,加上金属矿山废石,累计堆存量近600亿吨。我国工业固废用于建材生产原料超过15亿吨,其中工业固废用于水泥及相关制品超过5亿吨,用于商品混凝土超过6亿吨,总产值近5000亿元。

当前推动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快研发混凝土利用工业固废技术;二是加快研发混凝土利用工业固废的生产工艺和装备;三是发挥产、学、研、用产业联盟的作用,联合共赢;四是组织开展标准化工作,如产品标准、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有害物质检测方法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

杜根杰: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十二五”期间,为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目标任务,我国加强了资源综合利用领域重大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印发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十二五”规划》、《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建部、科技部等角度分析,在国家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各项相关政策的扶持下,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与尾矿联盟工作及“十三五”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科研方向包括逐步减少京津冀地区开山炸石采用铁尾矿再利用技术生产建筑用砂石料改善生态环境工作;工信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尾矿、冶金渣综合利用国家重大示范工程等。

Robert A.Garbini:环境成为影响和制约预拌混凝土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预拌混凝土的产业价值不断得到提升。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环境已成为影响和制约预拌混凝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木材、钢材、沥青等都成为与混凝土争夺市场的材料。美国有75%的水泥用于预拌混凝土。从1940年开始应用粉煤灰,最早用于大坝水泥,以降低其水化热,目前用于辅助胶凝材料。在美国,普遍的状况是水泥中含5%的石灰石粉,混凝土中含25%的粉煤灰或40%的矿渣。1993年,美国建立了绿色委员会,2000年建立了绿色评价体系。近10多年来,协会做了大量的工作,争取把混凝土从处方型转向性能型,让混凝土生产企业根据客户提出的性能来确定如何满足这些要求。

贺伟力:北京元泰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垃圾资源一体化示范项目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率达100%、处置过程环境达标100%、产品的市场化率100%。

这个项目年处理100万吨建筑垃圾,占地200亩,总投资5亿元,具有工厂设计复杂、运行简单的特点。其环境效益非常明显,单个工厂年减少碳排放15万吨以上;约8—10年能收回投资。一体化工厂运用了五大核心技术:建筑垃圾分类分选分离技术、替代水泥技术、再生骨料技术、轻质物能源转换技术、终端产品应用技术等;建立起了五个大数据云平台: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平台、质量动态远程监控系统、环境指标监测系统、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碳交易平台等。

王栋民:随着中国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粉煤灰在建工、建材、水利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其中45%应用于建筑与建材领域。

当前粉煤灰应用领域中有十大重点:粉煤灰水泥和混凝土;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粉煤灰一矸石矿井充填材料和技术;粉煤灰墙体材料;粉煤灰人造轻骨料;高铝粉煤灰建筑卫生陶瓷与耐火材料陶瓷、耐火材料;塑料和橡胶工业的填料;粉煤灰中高价物质和有价元素的分离和提取;粉煤灰除碳技术;粉煤灰在废水和废气处理中的应用。

蒋正武:当下混凝土结构趋向多样、复杂,混凝土服役环境愈加复杂、恶劣,而对其性能需求则变得更高、更新。

通过大掺量工业废渣混凝土高性能化活性激发与协同调制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突破了大掺量工业废渣混凝土高性能化的关键技术瓶颈,解决了混凝土早期性能与长期性能的内在需求矛盾,实现了大掺量工业废渣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宋少民:对于混凝土而言,新常态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混凝土技术和产业平台。

混凝土的新常态正在迅速为人们所接受,但任重道远。建筑业新常态要从低成本建设模式转型到可持续建设模式。与传统混凝土相比,现代混凝土复杂性增大,混凝土新常态下最重要的问题是胶凝材料的发展方向,常规掺和料供应出现问题为石粉登上现代混凝土的舞台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我们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是不影响混凝土需要满足的性能。胶凝材料的发展与出路需要同仁树立创新意识,针对混凝土需求,进行大胶凝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何真:我们要合理利用石粉。

水利工程中很早就使用机制砂,但目前很多没有经过整形,如果整形的话会产生很多石粉,机制砂在加工过程中通常含有6%~ 8%的石粉,我们要合理利用石粉。

廖肇昌:理想的混凝土是无裂缝、可施工、可预测,兼具永续性、维护性、耐久『生、经济性和美学特征。

对未来混凝土的预想有:高强度高流动混凝土将规范化发展,成为标准规格产品;混凝土不做抗压试体,而采用非破坏监测;混凝土不需要养护;塑性收缩与干缩裂缝可自愈;超高强混凝土与超高拉力钢筋结合使得高层建筑不全需采用钢结构;混凝土组成材料50%以上来自再利用材料;混凝土将成为一种智能建材,温湿度可控,可变形,具有透光性、透气性等,可被监测与控制。

冷发光:高性能混凝土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较高。

主要包括五点:必须满足标准规范的要求;一些关键指标也要特别考虑,这些指标本身也是标准规范的要求,或者略高于标准规范;若有充分的试验和论证,可以有针对性地个别调整;作为一线实施,必须有标准可依、有标准必依;原材料品质指标是为了保证大概率事件和可操作性提出的技术要求,最后应用效果要靠应用技术。

刘娟红:随着水泥科技的进步,水泥的各方面性能指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及耐久性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高细度、高C3S含量、高标号”所谓的“三高”水泥对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大。通过北京北清路桥墩柱第二次浇筑的墩柱拆模后出现裂缝、新疆昌吉某商混站浇筑的地坪开裂等数个实际案例分析发现,水泥的颗粒级配和细度、水泥的矿物组成、水泥中的碱含量、水泥中的石膏对混凝土的影响很大。水泥的优劣不能以强度高低区分,高强度等级的水泥对于混凝土而言可能效果不好。水泥标准应该提出细度下限、匀质稳定性、与外加剂相容性、开裂敏感性等方面的要求。

论坛期间,刘宇的《低面混凝土生态设计研究》、桂苗苗的《石材石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苏兴文的《钢渣微粉产业化关键技术和混凝土中的应用》、黄志阳的《金属尾矿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整体解决方案》、王强的《磨细钢渣粉应用技术》以及马志华的《固废利用对混凝土行业的机遇与挑战》、郭海斌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相关政策》等主题演讲均受到与会者的好评与欢迎。

论坛期间,廉慧珍和覃维祖与现场参会人员就混凝土可持续发展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与技术探讨。覃维祖着重介绍了混凝土原材料的保护问题。他认为对于固体废弃物这一称呼,没有绝对的废弃物,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廉慧珍则从另一角度指出,建筑垃圾多是因为混凝土做得不好,要想实现混凝土行业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就是把混凝土“好好做”,提高混凝土质量。

为了传播在固废资源化领域中先进企业的经验与成绩,本次论坛还组织了产品展示。24家在固废产出与应用、固废综合利用机械设备、外加剂、及相关产业配套、信息咨询等企业展示了自己的产品与服务项目,展示活动受到Robert A.Garbini与参会代表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