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建筑毕业正文

高层建筑地下基础施工技术实例研析

  • 投稿崔胖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362次
  • 评分4
  • 98
  • 0

于洪然

(大名县鑫河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 大名 056900)

【摘 要】本文从高层建筑地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出发,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其施工过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层建筑;地下基础设;施工技术

Underground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high-rise building indicators

Yu Hong-ran

(Daming county xin river construction co., LTD Daming Hebei 056900)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main technical points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underground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an engineering example to analyze its construction process.

【Key words】High-rise buildings;Underground infrastructure;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1. 前言

(1)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使城市住房、办公空间等压力倍增。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选择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建筑的主要形式,通过增加建筑的空间使用来代替土地的平面横向利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可缓解城市土地使用压力。

(2)高层建筑地下基础施工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包括常规的土方开挖、支撑体系选择,还必须依照实际的施工地质条件,规划有效的施工方案,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依照施工标准开展施工,保证整体基础的稳定性。

2. 高层建筑地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2.1 工程勘察。工程勘察是高层建筑地下基础施r的基础,包括施工环境和地质条件两个方面的勘察。其中,施工环境勘察主要是对施工周围的建筑、管道、管线、河流等进行细致的工程定位,保证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可控制范围内;地质条件的勘察则较为复杂,其勘察内容主要是建筑施工地点的岩土地质条件,勘察目的是明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并且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作出评价,并对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岩土的防治、地基基础型式、埋深、地基处理、基坑工程开挖与支护方案的选型提出建议,为设计、施工提供所需要的岩土工程资料和参数。

2.2 土方开挖方案。土方开挖是地下基础正式施工的第一步,方案确定除了要参考环境和地质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建筑的特点制订。有些建筑在土方开挖时可以选择一次到底的开挖方式,但是很多建筑由于施工需要,必须选择边挖边支护的分层开挖方案。

2.3 支撑体系选择支撑体系是地下基础的主要承载系统,体系选择需要根据施工要求及对周围环境掌握的沉降标准进行。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支撑体系,主要是由混凝土灌桩立柱以及横向刚檩组成,不同的工程支撑体系设计的布置有所差别。

2.4 维护体系。维护体系与支护体系作用相似,除了起支撑作用之外,更多的是进行地下基础开挖之后,基坑的防水以及周围墙体的稳定保证等。因此,在维护体系中包含支撑系统和止水系统。一般而言,支撑体系与维护体系在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统一开展,统称为支护体系。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将地下基础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3. 高层建筑地下基础施工实例

3.1 工程概况。某大型综合生活办公建筑,总建筑面积为30149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2000m2:,地下建筑面积8149m2,共15层,总高度约60m,1~3层为大型超市,4层及以上作为办公写字楼用;地2层为停车场,底板底标高为±0.00以下-12.50m。

3.2 工程勘察。

3.2.1 施工环境勘察。本工程位于某市中心,经过实地勘探调查,施工地点西侧为市中心主干道,路面下集中了市供水及电缆等主管道;东侧为一居民小区;南侧为一河流,北侧为办公楼群。在本工程地下基础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防止由于工程施工而引起的地面及建筑沉降,另外针对工程本身,还要防止河流及地下水等的渗透。

3.2.2 岩土地质环境勘察。工程施工区域属于冲积平原,地层分布主要为表层填土、黏性土层、粉性土层及粉砂、细砂、中砂层等,地层分布比较稳定。根据拟建物性质、荷载、结构特征及场地地基土的结构特征,本次详勘按桩基的要求进行勘察。勘察工作采用钻探取土、原位测试、土工试验,并辅以小口径麻花钻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对所取岩心等进行了实验室分析,并得到了地下25m以内的基本的土层及其渗透参数等,如表1所示。

根据实际的工程环境勘察情况,形成了《工程施工环境及岩土地质条件勘察报告》,为支护及工程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

3.3 地下基础土方开挖。在地基土方开挖过程中,大面积的土方卸载势必引起基坑周围土体的位移场变化,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针对本地区软土的流变特性,应用“时空效应”理论,严格实行限时开挖支撑要求土方开挖、支撑施工为盆式开挖,严格实行“分层、分段、分块、留土护壁、限时对称平衡开挖支撑”的原则,将基坑变形带来对周围设施的变形影响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开挖过程中必须随挖随撑(或浇筑垫层)。土方开挖严格控制挖土量,严禁超挖。各分区基坑采用盆式挖土,边坡留土要求坡顶宽20m以上,坡脚宽25m以上。每一级坡高宽比应小于1:2。将整体的施工深度分为三次开挖,前两次每次开挖4m,最后一次开挖到底。在整个开挖过程中,要将支护与土方开挖相结合,采用边挖边支护的施工方法。

3.4 基础围护结构方案。

3.4.1 围护结构体系。参考工程地质条件及施工环境,本地基工程决定采用钻孔灌注桩+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的复合围护形式作为基础的支撑体系。由于靠近河流,并且地区内具有较为丰富的地下水,内侧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开挖阶段的挡土受力结构,外侧水泥土搅拌桩作为基坑开挖阶段的止水帷幕。围护体采用?900的钻孔灌注桩,桩间净间距200mm。围护体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3.4.2 止水帷幕。针对地下水的渗透问题.基坑内侧钻孔灌注桩外侧采用850@600的三轴水泥土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用以控制场地中部的微承压水。考虑到第(5)层粉质黏土层土质不均匀,工程特性差,厚度变化大,为满足抗渗流稳定要求,同时避免微承压水位的降低对地铁的影响,故水泥土搅拌桩有效长度为16.9m,靠近河流侧水泥土搅拌桩有效长度为18.9m。在施工时桩身采用“两次下沉,两次提升”的施工工艺。止水帷幕内侧与围护外边线净距200mm。另外,为更好稳固围护桩间土,在围护桩内侧采用挂网喷浆处理以稳固桩间土体。

3.4.3 支撑体系布置。支撑体系的布置原则为合理分配桩身弯矩的同时,考虑中楼板换撑块的设置并方便坑底挖土的需要。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共设置2道钢筋混凝土支撑,长短边长度约55.0m,基本呈正方形,采用角撑的支撑体系。

3.5 整体施工过程设置。

针对施工要求及施工规范,本工程地下基础施工分为8步骤:

(1)整场地,施工硬地坪;

(2)施工工程桩、立柱桩、止水帷幕、围护桩、降水井;

(3)开挖至支撑圈梁顶标高,开槽浇筑混凝土圈梁及第1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系统;

(4)第1道支撑全部形成后,向下分区、分层开挖至第2道围檩标高,施工第2道混凝土围檩及支撑系统;

(5)第2道支撑全部形成后,向下分区、分层开挖至基坑底标高,及时浇筑垫层、底板及周边传力带;

(6)待基础底板及其传力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拆除第2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地下2层楼板及其传力带;

(7)待地二层楼板及其传力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拆除第1道支撑;施工地下室顶板;

(8)基坑回填。

4. 结语

通过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拟建地基工程达到施工要求,其周围地面沉降均控制在10mm以内,保证由于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而带来的安全性问题的解决。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建立严格的工程监督体系,并确定工程施工的监测目标,保证施工的顺利完成。

[文章编号]1006-7619(2014)08-3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