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数学正文

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 投稿观明
  • 更新时间2016-04-01
  • 阅读量778次
  • 评分4
  • 17
  • 0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初中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理念正逐步进行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所取代,如主题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满足了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本文分析了主题式教学的概念,并分析了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呈现目的,最后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教学设计与应用. 
  [关键词] 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 
  主题式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师自问自答的教学模式,其教学优点是更加注重课堂效率的提升,为学生营造一种公平、轻松的教学氛围,同时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同时主题式教学极大扩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发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度,从而从不同的视角入手,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主题式教学的概念 
  1. 主题式教学的定义 
  主题式教学是指以教学内容作为重要载体,给学生营造公平、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从而让学生发挥自我的学习能力,提升其学习效率. 主题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长时间的记忆,并把学习内容纳入到实际的生活应用中,强调了数学学习的情景化和生活化,实现了教学和应用的一致性. 再者,主题式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机动性,扩展了其学习领域,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实际联系理论的方式来选择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对打破学科界限有很大的帮助. 
  2. 主题式教学的特征 
  主题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展现出了独特的教学特点,重点强调学科表现形式和教学主体的一致性,打破学科限制,提高学科教学的开放性. 首先主题式教学是以主题作为中轴进行开展,其教学设计流程更加科学化,教学主题位于中心位置,围绕着教学主题展开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以及评价方式,这就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了有效的限定,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价值观. 其次,主题式教学注重教学主体的辩证统一性,教学开展从系统、教师和学生三个基本要素入手,教师发挥其指导教学作用,而学生则通过教学目标来凸显其教学主体地位,从而协调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地位,实现两者的统一整体. 再者是教程和学程的整合,主题式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设计,其教学模式的设计凸显课程主题化、内容化,同时延伸到焦点问题的解决以及知识结构的运用设计,从而发挥了学生在主题式教学中的主体性. 最后是主题式教学的开放性,教师在课程设计中秉承主题化的原则,打破教学单位的封闭性,实现教学时空的开放性,从而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思维的延伸,从简单的二维学习空间过渡到三维化的学习空间内,使学生保持长时间的持续性学习. 
  主题式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上 
  的呈现目的 
  初中数学是基础性学科,其直接影响到高中数学学习,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当前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逐渐开展,其课堂呈现的目的是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教师在主题背景下提出焦点问题,然后教师和学生一同参与问题的解决,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并有助于在课堂上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扩展和延伸. 同时主题式教学提升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主题实现教学目的. 通常而言,主题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应当秉承以下几点原则:①教师要合理选择主题背景的设计,其主题要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结合在一起,才能起到全面促进学习的作用;②教师要全面解放课堂,给予学生更高的自由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③在主题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参与其中,共同维系公平和谐的学习环境,增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度;④教师设置主题应当注重针对性和广泛性的协调,针对教学内容设置针对性的内容,重点夯实学生的知识点,同时根据学生的自身知识储备来解决问题;⑤主题设置具有挑战性,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足够的学习热情;⑥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在课堂中要允许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发挥学生之间的传帮带作用,不但提高了其学习效率,同时提高其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模式的设 
  计与应用研究 
  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其打下坚固的数学基础. 主题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要牢牢把握“开放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合理使用数学教学“机智”,从而全面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 主题式教学中要合理设置主题 
  主题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课堂主题的设置,教师要牢牢把握教学内容的主题,在课堂上合理设置主题,避免发生主题偏移的现象.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来构建教学主题,并通过板书的方式进行问题的列举,并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问题设置可以提高主题的针对性,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核心保持一致,并针对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初中数学直线形一章教学中,其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的概念、判定、性质等,教师可以通过板书的方式来列举几个问题:①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的实例有哪些?②生活中图形实例的显著特点有哪些?③不同直线形的区别有哪些?④两条平行线之间的线段最短是什么样的?然后再让学生来回答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教师要把学生的回答用更加专业的术语进行描述,增强学生的印象,并逐步把图形、表示法、界限、端点个数、基本性质等知识讲解出来,从而增强学生对直线形这一章节内容的理解. 
  2. 主题式教学中要适当进行知识扩展 
  初中数学的开放性较强,其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较多,因此主题式教学设计和应用不应当仅仅局限在教材知识上,应当进行适度的扩展,和其他学科建立联系的桥梁,增强数学学习的延展性. 教师在主题设计中可以加入更加生动、有趣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延展,从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例如在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一章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知识点的延伸,把生活中常见的车辆行驶问题纳入到主题设计中,让学生明确题目中的未知数和已知数,合理地设定未知数元,然后再寻找参数之间的方程关系,列出方程组解答,把实际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在解题中完成数学学习. 
  3. 主题式教学应当营造和谐的学习意境 
  教师在开展主题式教学时,应当加强对课堂意境设计的研究,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营造一种全员参与、共同学习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同时也应当发挥学习成绩较为优秀学生的传帮带作用,这样既加深了优秀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帮助基础较差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从而带动全班学习的氛围. 再者,教师要在营造学习意境的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我的个人见解,解放学生的数学思维,活跃学生的学习踊跃性,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四边形一章的教学中,教学主题有三个,即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顺次连接各边中点得平行四边形,外角和为360°. 对于这一章教学,可以采用学习小组讨论进行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作为“教学老师”,帮助全班同学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4. 主题式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数学“机智” 
  初中数学较为开放,同时初中生的学习思维较为活跃,其对于数学知识点的认知带有突发性的特点,针对某一知识点,学生会联想到很多的方面,因此主题式教学要鼓励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其数学“机智”. 教师在设置主题时要以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中心,重点突出实际问题的解决,利用课堂机智来淡化数学问题形式,直接深入教学内容的关键;同时教师要化繁为简,让学生在繁杂的理论定理中找到数学问题的本质,从而调动学生的数学“机智”. 教师在以数学问题为中心进行数学教学时,应该重视问题解决的形式,因此,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机智”淡化数学问题的形式,注重问题的实质. 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数学知识和概念,教师应该以数学问题为背景,让学生了解到数学问题的实质. 例如在讲授《圆》这一章节的内容时,要把圆的概念、“三点定圆”定理、垂径定理及其推论作为教学主题,并把圆与圆弧的相关概念引入到跑道设计的问题中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机智,通过教学目标的转移,从而把数学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 
  结语 
  总之,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的开展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在完成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时,应当注重合理设置教学主题,并在教学中进行知识面的扩展,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意境,包容学生的独特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数学机智,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